来稿|本港物流电子化可打通货流和商流的“任督二脉”
来稿作者:于承忠、陈秉友
现时,本港缺乏一个把所有物流环节连上的数据交换平台。香港海关、工贸署,以及不同的航运及航空公司均有各自的数码系统。不论是空运、海运或陆运;还是进出口报关、支付或数据获取,都因为没有共同的平台,加上涉及客户资料、公司内部资讯等,均窒碍了行业的整体数码化发展。还记得在2000年初,由当时的港口及航运局委托顾问进行《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和地区首选运输及物流枢纽研究》。研究报告就促进香港物流业发展的建制架构提出建议。在资讯基建方面,报告认为香港其中一项弱点是缺乏一个能融合供应链参与者的综合电子平台。报告建议发展名为DTTN系统的电子架构,让物流业界能快速稳妥地传送资讯和数据,从而消除供应链中的数码隔膜。“数据贸易运输网络”(DTTN)的设计以提升营运成效和效率为目的,并以透明、中立、具包容性及方便易用为原则,促进工商、物流及金融界之间讯息流通,从而大大提升供应链上各行业的效率。可惜的是,DTTN因各种原因没有很好的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
政府在去年11月底发表的《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表示,为让企业更好掌握实时供应链资讯、更精准地分配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及降低成本,机场管理局在2021年推出“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 (HKIA Cargo Platform),让供应链的主要持份者能以统一方式沟通、交流,将工作流程同步和标准化。政府计划于今年内分阶段建立和试用“港口社区系统”,协助提升货柜码头的营运效率。此外,“纲领”提出进一步让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并会于今年开展顾问研究,联通机场、港口及其他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增强货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管理及协调,长远目标是扩大至大湾区的物流系统互联互通。其中,由香港机场管理局开发和管理的“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是一个开放、中立、以社区为本的区块链数码平台,透过同步且值得信赖的网络将空运持份者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的数码化、创新以及全球贸易促进,更可以加速业界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合作,推动香港空运业迈向新领域。
近日,国泰货运站联同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货运物流业协会(HAFFA)、航空公司、空运代理、运输商和监管机构一起共同开发出电子提货单(e-SRF)方案。电子提货单的功能加快了整个进口取货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使货运代理商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表。此外,电子提货单比纸本或手动身份验证更安全,为客户提供更高透明度,减低使用纸本提货单(SRF),减少货运代理商的文件储存。货运代理商以往只能透过身份证明文件进行验证来获取提货单,以及排队轮候货运站货台和货物清关;在新流程下,收货方可透过“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的电子认证获取电子提货单。航空公司可以把电子提货单签发给货运代理商或收货方进行预先登记、自动分配货运站货台、以及线上排队轮侯货物清关。查验确认结果获系统记录后,货物放行确认将显示在流动装置上。电子提货单的推出标志着业界重大的转变,类似于航空业务推出电子机票。此举完善了数码进口取货流程,让更多货运代理合作伙伴能够享受到转用电子提货单的好处。
不单如此,国泰货运站亦成为香港首个引进B2B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的航空货运站,与货运支付平台PayCargo 合作,为提取进口货物提供安全、便捷及高效的数码支付方式。采用电子支付后,货运代理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结算交易,毋须排队以现金付款,使交易过程更安全,亦能加快取货流程。此外,国泰货运站亦已在其提供海空多式联运的东莞物流园的货运站内,推行无现金支付货物进口服务,接受多种电子付款方式,长远目标是成为香港首个完全实行“无现金支付”的航空货运站。
本年一月起,食物安全中心的资讯科技系统与“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对接,分阶段在不同的空运货站实施空运进口食物的电子放行安排(首阶段将于国泰货运站推行),进一步优化经“食物贸易商入门网站”(FTP)报告空运食物批次抵港的放行安排。如经FTP提交完整食物批次抵港报告,进口商可于提交报告后的2小时内,收到食安中心对该批次食物的审批结果。对毋须接受检测的进口食物批次,食安中心会发出原则上准予放行通知书。空运进口食物电子放行的不但容许食物进口商随时随地提交抵港报告,更大大缩减提货方在现场等候时间,以及简化提货流程。
从以上可见,本港物流电子化势不可挡!随著政府牵头联通机场、港口及其他相关物流信息平台,加上正在试行的贸易单一窗口(Trade Single Window),相信在数年来必可打通货流和商流的“任督二脉”!
作者于承忠博士是城市智库经济及物流研究中心副总监,陈秉友博士是香港航运物流协会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