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要多元 支援创科重本土
行政长官李家超下月中将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民建联与民主思路等政党提交的建议书,都倡议当局优化本地产业发展政策及财政资源分配。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早前发表的《香港经济绿皮书2022》,不少篇幅亦建议港府积极带领经济转型、主动提出发展目标,提高产业多样性、促进“再工业化”和利用“北部都会区”引导创科产业聚集。
本港虽有“四大支柱行业”,但近年除了金融以外,旅游、贸易物流与专业服务三者的表现皆呈现出衰落迹象。至于“六项优势产业”,至今只有文化创意、创新科技产业见到些许起色,其余教育、医疗、检测认证、环境保护都无明显发展。
支援措施应该立足本地
本地产业结构单一,而且过份侧重金融业,问题为当局与社会各方所认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不久前用金融业就业人口占比较低一事,引证产业多元的重要性。《香港经济绿皮书2022》亦有文章明言“金融业属于供应链甚短的产业,即使发展蓬勃,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就业溢出效应……效果间接,作用有限”。
惟即使几届政府都大谈推动本港产业多元化,可是支援产业发展的政策却有不少明显局限。其一是措施主要不外乎提供廉租厂房或财政拨款,而且拨给资源往往向知名企业甚或带有地产色彩的项目倾斜。反观本地初创企业获得协助较低之余,还要受各种不同形式的条件限制。像日前“喵坊”未获科技园续约,就令公众忧虑官方的“再工业化”政府原来很有可能排斥了回收行业。这种做法难以提拔本地各种产业植根发展,更可能令本地有意创业者萌生去意。
另一个关于支持本地产业的常见误区,就是过度强调吸引外地既有专才、忽略本地人的教育和培训。然而人才不能单靠“挖角”别处得到,其来源主轴应该是由原生人口升级而成。近几年公共开支总额放在教育范畴的资源占比不断下降,以至“六项优势产业”里头教育产业增加价值、就业人数不升反跌,都属于社会轻视累积本地人才的警号,值得我们认真看待。
多元产业要从创科出发
近来包括政府官员在内,大部分人皆认同创科产业是突破产业困局的关键,例如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演词认同“创科产业可提升其他行业的生产力”。不过,创科产业到2020年占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比率仍然仅约1%。更不用说延宕多年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尚未看到多少实际成绩。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政策之一为“产业政策要准”。治港团队已认知到需要拿出一套产业政策,下一步便是精准地以创科作为起点,协助其他行业一起增值发展。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本月初称“要完善创科生态圈,协调上中下游相互发展”、“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科学原始创新”和“研究制定香港的科技产业政策”,并且预告来月《施政报告》将有相关内容,社会自然拭目以待。当然,其间亦要慎防重犯偏重某一行业弊病,以免再度出现结构倾斜向特定产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