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交通习惯要用以改善职住平衡

撰文: 倪文迪
出版:更新:

运输署在周二(6日)展开新一轮《交通习惯调查》,预计至12月会以问卷、电话或面谈方式访问约35,000个住户,借此搜集关于市民出行模式和习惯的资料,作为预测交通情况、规划运输设施及制订运输政策的参考之用。该署助理署长梁世豪称调查内容可能会涉及网约车或电动滑板车,亦会有一些问题涉及市民前往“北部都会区”接受到的行程及时间。

同类调查约每十年进行一次,上次是在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间进行,当时访问了35,401个住户以及2,785名下榻酒店或宾馆的旅客,调查项目包括出行模式基本资料、私家车辆使用情况及有关开支、使用交通服务意向、步行及使用自动行人道系统、单车使用情况、交通资讯系统的影响、长者对交通服务的意见、影响交通选择取向的因素等。

梁世豪指,今次收集的资料会分两大类,分别为出行资料及形成交通习惯的因素与意见。(张浩维摄)

调查意见需要积极跟进

当局愿意调查市民习惯作为政策基础固然是件好事,不过所得调查结果必须后续积极跟进才能起出预期效果。举例来说,2014年发表的前一次调查研究报告曾经建议当局较经常地调查反映出行者愿意花多少金钱换取可节省时间的“行为时间值”,就连再前一次调查报告亦说过“应更有规律地进行时间值调查”,可惜近廿年后官员似乎仍是置若罔闻。

与此同时,受访者在调查当中反映的一些意见似乎也没有被当局接纳,譬如2002年、2011年的两次同类调查里,除了“增建铁路”之外,公众最支持的纾缓交通挤塞措施便是限制私家车辆发牌数量,但是当局明显对此不以为然,结果私家车领牌数量乃由2002年底的340,855辆,接连攀升至2011年底的434,843辆及今年6月的581,012辆。

政策措施应该及时推出

此外部分意见政府或许有所留意,并正采取对应措施,然而工作进度实在太过缓慢。像是2011年调查可能适用于踏单车的法例及执法措施的意见时,懂与不懂驾驶单车的人皆有九成支持行车道上强制佩戴安全头盔,同年初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亦早已通过议案促请当局研究立法规管,结果政府部门居然拖到今年方才重启相关立法咨询工作。

署方发言人介绍今次调查说:“在过去十年,香港社会急速发展,市民的出行习惯出现了不少的改变……呼吁所有获邀的住户支持调查,让运输署能够掌握和评估这些转变”。正如官员自己所言,市民交通习惯会随时间改变,资料适用期因此自然也有其时限。若不从速参照其中得到的意见或建议推出政策措施,甚至拖到下次调查都未完成,调查本身也无异于浪费功夫。

跨区行程难代职住平衡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又会评估各大区机程行程的“自给自足”程度,亦即同区区内行程占来往该区的总行程数目比例。2011年上次调查时仅有港岛“自给自足”程度能够达到一半,九龙与新界各区的数字均在一到四成,可是报告竟将跨区行程增长当作“新界区的持续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好处,漠视出行者耗时转乘交通工具的辛苦。

况且前份报告一边用上、下班人士“为了节省时间或金钱……有较大机会选择转乘”来解释平均每个行程乘车次数高达1.23次,另一边却又指“行程费用”作为影响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下跌,而无车住户成员“行车时间值”上升即愿意花更多金钱换取可节省的时间,几项观察之间其实颇有自相矛盾嫌疑。

“北部都会区”重点行动方向之一为“积极主动改善职住平衡”,去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也明言以往城市规划“未能达致职住平衡、自给自足的目标”。既然今次《调查》拟引入“北部都会区”相关问题,那就应该把“职住平衡”的要求放进议程;再者运输署与其他局、署首长同属“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成员,他们日后理应加多协调、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合力追求提高各区居民出行“自给自足”,而非各自单打独斗、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