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倒忙的行会召集人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暨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在星期二(8月9日)接受彭博访问期间,被问到香港政府对于作为经济支柱的物业市场下行能做什么,回应指“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让香港对世界各地的人更具吸引力,例如内地居民、内地专业人士,他们一直都有呼吁免除他们的双重印花税(即针对非永久性居民买卖住宅物业的“买家印花税”),甚至要在他们获得居留权前”,并指它属于“考虑中的一系列措施”。

访问播出后本港地产股应声上扬,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其后回应传媒查询时发稿表示:“针对有报道指政府考虑放宽物业印花税,政府澄清,没有相关讨论,并明确指出没有任何相关计划。”叶刘淑仪本人亦发表声明澄清自己当时并未言及特区政府考虑的任何个别措施,表示相关项目将包括在新民党下月提出对《施政报告》的建议,希望借此鼓励内地专才留港发展。

受访发言切换身份不当

翻看片段,叶刘淑仪接受访问时彭博标示其为“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显然大家理解她是以此身份发表意见。而且她的后续发言还说免除内地人“买家印花税”一事“当然是政府可以考虑的东西(certainly someting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consider)”,以及当时讨论主题是特区政府面对楼市疲弱能做的措施,叶刘淑仪此等说法难免令人觉得其意思是港府正在考虑撤销上述“辣招”,措辞实在有欠谨慎。

就算叶刘淑仪那时认为自己乃是用新民党主席身份作出评论,她也应该首先强调自己以个别政党主席或立法会议员的身份发言。然而她在整段访问里始终未见标明此点,仅在途中穿插一句自己无法保证(commit)行政长官会怎么做,显然未能够清晰表达撤销内地人士“买家印花税”的建议是从代表行政会议抑或政党的立场发出,各界自然理解她是用行政会议召集人身份来发言。

事实上,政要能否如此转换身份来发言,本身不无疑问。目前叶刘既为行会召集人,不少人关注她的意见也是基于这个身份,而非其立法会议员或政党主席的角色。叶刘淑仪作为回归以来第一位有政党背景的行政会议召集人,获委任时自言能兼顾两个角色,不会因为行会有集体负责制就放弃议员监察政府责任,也不会因为进入了行会便停止反映所属政党的意见。结果她今次受访发言反而却忘了照顾自己的行会召集人身份,在面向传媒时让其政党主席身份喧宾夺主。社会一般不反对具政党背景人士出任公职,但前提必然是他们的言行能秉公区分不同角色,切忌混淆身份、公私不分。

行会召集人要做好解说

2005年重设行政会议召集人一职的时候,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称其职能是“进一步加强非官守成员之间的联络及沟通”。而叶刘淑仪今年接受任命后指召集人跟个别成员一样“无实权,工作是给意见”,另外又形容行会召集人是“特首的顾问”,与其他行会成员不同之处在于应该跟行政长官“紧密合作”,其重点工作将是亲自或安排行事“对外解释政策”。今次事件似乎显示她没能很好地履行有关职责,甚至倒过来增加了公众误解。更何况行会召集人通常较其他成员更常接受访问,意见更为人关注,因而应对言论更负责任。

回想2013年发生免费电视牌照争议,时任行会召集人林焕光要求梁振英“深切检讨”,那时叶刘淑仪表示类似意见应向特首私下说明而非公开表达,今日她对楼市“辣招”诉求理应也是同一道理。再者当年特区政府推出买家印花税等“辣招”前后,行会非官守成员林奋强因先行卖楼被质疑谋私,叶刘淑仪亦批评过林奋强“讲得太多、太乱”和“政治敏感度不足”,希望她不会在十年后犯下相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