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物价和通胀要客观 保护低收入基层要积极
日前,有本地媒体报道英国民生因苦于高通胀水平,并引述数据指牛油等当地日常消费品自年初分别上涨了一成至三成不等。事件引起众多不同的意见,有一些人指出同样品牌的牛油在香港卖得更贵,引起了不少评论开始对比香港与英国甚至其他港人移民热点的物价。
对比各地物价是有意义的讨论,但如果对比的方法只是突显某种主观的想法,只采用一些对自己立场有利的数据,那便不见得有太大的好处。例如,不少评论文章都喜欢以香港和其他地区的最低工资为基础,运算到底购买同样的物品需要工作多少时间。这种比较其实不能充份反映实际的情况,没有积极意义。
最低工资不能代表购买力
物价高低不应以物品的绝对售价作比较,就好像先进地区的绝对售价总要比发展中地区要低,讨论绝对售价不如与购买力一起对比。所以计算GDP时,除了计算名义GDP之外,亦有人提倡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GDP。而在讨论购买力时,最低工资显然不是反映实况的最有效数据。
最能反映普遍民众收入的数据应是中位数和平均数,不过由于不同地区的统计数据有差异,直接比较往往不是这么简单。英国伦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所有直接税)在2019年(最新)为每年30,256镑(约282,000港元),同年香港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0万港元。
然而,收入平均数未能反映贫富差距下社会普遍人的收入情况,因此亦应该参考收入中位数。英国2021年(最新)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全年31,400镑(约292,400港元)。香港却没有统计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无法直接对比。间接来看,2021年香港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为每月27,500元,年化即为330,000港元。按只有一个人的个人免税额计算,这笔收入最多也只要交15,720港元,扣除此项后香港家庭的每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不会少于315,000港元。更何况,除了个人免税额外,香港还有各种免税额,再加上在2021/2022年度有退税10,000元的政策,实际要交的税项更少。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香港普遍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要比英国要高,亦即说香港家庭的购买力应比英国家庭要高。但与此同时,可支配收入又未计算住屋成本,众所周知香港人不少要挨贵租或还按揭,这些开支占去月薪不少部份。
单一项商品对比没有意义
香港的住屋成本是世界数一数二的贵,香港家庭要为住屋付出的支出就要比英国为多,即使可支配收入较高,生活品质也未必一定是更好。这也说明了,单是对比一些商品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例如最近常被讨论的牛油,在香港和英国的重要性并不相同。而且英国本身国内便出产牛油,距离牛油的主要产地欧洲也近,运输成本本来就低。对比之下,香港的牛油只能依靠从远处入口,运输成本上升自然影响购买力。即使同其他商品如某品牌的咖啡、油价等,但香港的饮食以至生活习惯与英国并不相同,而香港的自驾比率可能较低,价格对香港一般人的影响因而与英国不能直接对比。
近来有媒体报道香港超市某些特定商品涨价严重,其实也存在类似问题。要理解通胀的实际情况,不能只看一两项物品的价格。这不是一叶知秋,而是以偏盖全。要更全面地了解通胀与物价水平,应考虑不同地区家庭一般的常见支出项目作平衡。一个综合性的物格通胀指数(CPI)怎么也比单项商品更能反映通胀整体情况。当然统计数据的标准及数据可能存在缺失与偏颇,但这是可以修正的问题,并不等於单项商品的数据就更客观。
最低工资值得反思
不过,这些比较和讨论也暴露了香港的最低工资的确太低,未能充份保护社会的弱势社群。香港的最低工资与实际物价存在极大差距。直至2019年香港仍有21,200人只赚取最低工资,虽然这并不反映大部分人的情况,但二万多人在香港生活吃力,也是应该我们正视的事实。
设立最低工资最大的目的是保障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免得他们会被过度剥削,也能过上有尊严的日子。政府应该更积极地检讨最低工资政策,确保社会中的弱势社会利益不会被完全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