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猛于虎 市民需援手
美国收水加上地缘政治影响,环球各国面临庞大通胀压力。日本长年采用“低日圆政策”,今年首季却很大机会再度迎来另一次消费物价增长2%的关口,分析预期当地商品价格将继续稳步上扬。尤其是随著电力公司调整燃料成本,并持续受汇率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当地电费价格今年3月已增加21.6%,而且增幅预期将持续攀升至2023年,进一步加重日本民众的生活负担。
为了舒缓民众通胀压力,日本政府周二(26日)宣布推出6.2万亿日圆抑压通胀的计划。计划除了包括提供1.5万亿日元额外燃油补贴、为中小企提供免息贷款外,同时会对低收入家庭作出财政援助,避免所有的通胀压力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公布计划时表示,在全球各国都受地缘政治所影响,民众因为种种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日本政府有必要积极应对。
渗透式保障民生经济
新冠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大调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食品价格期内上升至少一成有多,不少商户都因而把成本增加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港人熟悉的吉野家餐厅和Lawson便利店早向市场作预告,部份商品在5月将加价至少一成。与此相对,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劳工总世带实质、名目收入分别减少1.1%与1.4%,日本劳働组合总连合会调查亦指今年工薪上升平均预计只有0.62%,加上当局继续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圆眨值之下使得国外进口货品价格更见高昂,低收入民众感受到的通胀压力自然更大。
日本政府之所以要推出6.2万亿日圆抑压通胀的计划,就是想通过财政介入尽量减少外围因素对民生经济发展的影响。今次计划提高燃油价格的补贴,由现时每公升汽油提供25日圆的基础补贴大幅增加至35日元,并针对170日圆底价以上的油价额外支援一半,希望借此渗透式减低其他商品的通胀压力,从而避免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生活造成更大的打击。根据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估计,扣除这些补贴计划以后,4月25日每公升普通汽油价格预期将进一步上升至198.2日圆,较目前172.8日圆的价格贵出14.7%。
港府能明白其责任么?
今年3月香港消费物价指数暂时虽只录得1.7%的增幅,表面看来似乎反映这波通胀可能仍未影响我们。然而,市民年初至今其实亦已相继遇上港灯、中电分别高达7%与5.8%的加价,同时各项公共交通服务亦先后向政府申请加价,故此目前数字应该尚未完全反映过去几个月疫情的影响,预期通胀压力要等到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后才会慢慢呈现。
特区政府向来都有平抑通胀能力,各项公共服务加价要得到政府批准。不过现时面对民生饱受通胀困扰,当局却只推出通胀挂钩零售债券一类小修小补,近日开始恢复认购的绿色债券其实亦只属有“闲钱”的市民能够受惠。官员应该认清自己有保障民生经济的角色,透过调整地价或其他补贴支援的方法进行调控,不可以只依靠本来就存在阶级限制的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