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紧缩在即 香港要有投资价值

撰文: 倪文迪
出版:更新:

为了应付高居不下的通胀水平,美国联储局近日在货币政策上展露出非常鹰派的姿态。多位票委都公开支持更激进的加息和缩表政策。一向被视为鹰派代表的圣路易联储行长布拉德(James Bullard)支持在年底前将联准利率从现在0.25%至0.5%提高至3.25%至3.5%,即使是被认为是鸽派的理事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也表示联储局必须加快行动以控制通胀。

联储局本周三(6日)最新公布的3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显示,不少联储局官员同意今年内可能多于一次加息50个基点,并打算在5月开始缩表,以每月缩减950亿美元资产为上限。

因应美国实体经济令人堪忧的情况,美国联储局近来立场愈趋鹰派。(Getty Images)

世界面临多年未有的货币紧缩

对比起上个加息周期,联储局这次的紧缩政策相当激进。美国上次进入加息周期为2015年至2018年间,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风暴后6年才开始利率正常化。而且加息幅度非常缓慢,2015年至2016年两年每年只加息一次、2017年加息三次、2018年加息四次,每次均为25基点,四年间共加息九次、合计225基点。而根据众多华尔街投行的预期,今年内很可能加息200至250基点;联储局的官员亦表示,今年底至明年初利率将回复至中性(联储预估利率中值为2.4%),这意味这次加息很可能将在一年内完成上次四年的工作,更何况经济尚未完全从新冠的危机中脱离。

而缩表也是相当激进。2017年至2019年的缩表周期时,联储局每月最多缩表500亿美元资产,而这次则为950亿,差不多为上次的两倍左右。而且上次由启动缩表至到达上限大约用了一年时间,而联储局预期这次则预期三个月内便到达上限,预期一年内会缩减1.1万亿美元资产。按这节奏,三年后联储局资产可能回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联储局踏上了新一轮货币紧缩之旅。(资料图片)

准备应对资金荒

当下美国联储局的政策重点是控制通胀,以及挽救美元信用,但其激进紧缩取态很可能在短期内对全球经济将带来多年未见的冲击。加息影响将来的借贷环境,相对之下缩表则更直接影响到当下的流动性,美国大规模缩表在即,意味着全球市场过去两年的超高流动性将很快终结,将对经济复苏造成巨大的压力。

香港的资金环境亦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自去年2月开始,港汇已经从强方保证的1美元兑7.75港元,下跌至最近的1美元兑7.83,相当接近弱方保证,反映了一直有资金流出香港。事实上,金管局所公布的银行结余也由去年2月初的4,570多亿港元,跌至最近约3,370亿,减少了近四份之一。中国在过去两年没有参加货币刺激政策,这使得它有空间推出较宽松的货币刺激政策,去缓和美国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影响。然而香港因为联系汇率关系,欠缺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可能以同样的方法应对。

从体制上讲,香港需要额外资金只能依靠外来投资。资金的本质是逐利,金融市场的利容易跟随国际环境变化,而且本地金融市场表现强差人意,已大大影响了金融市场吸引外资的能力。要在紧缩环境中吸引资金流入,香港需要有更稳定的实体经济投资才能创造长期的投资价值。过去多年,香港主要在国际资金上依赖金融市场,而本地经济则过度依赖消费性行业,欠缺独当一面值得投资的产业。现时政府的经济政策集中于刺激本地消费以缓和疫情的影响,但刺激本地消费并不会改变产业结构,香港对外资而言仍然欠缺投资价值。因此要改变香港的困境,政府不能只著眼当下疫情,得尽快拟定好产业政策,吸引新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