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租管出闸脱脚 改善基层生活仍路途蹒跚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俗称㓥房租管的《业主与租客(综合)(修订)条例》在1月初生效,社会普遍认为新例有助规管㓥房市场,减轻基层住户生活压迫。运房局局长陈帆在本周三(6日)交代,就新例提供多项支援安排的服务数字。然而,此等安排的效用受质疑,例如滥收水电费情况仍然存在。

陈帆回复立法会议员郑泳舜的质询,强调负责执行条例的差饷物业估价署透过各渠道接获2,100多宗查询,接受租客举报,亦主动向查询者了解单位租赁情况,又透过非政府机构的区域服务队的街站、单张、简介会和上门探访去宣传新例,到上月底处理约1,000个查询。当疫情缓和时,差估署会亲身向租客直接了解业主是否违反新例规定,例如滥收杂费。

全港㓥房问题一直被外界诟病,租管落实后仅解决部分问题,长逺没有足够房屋供应难以根治。(资料图片)

有服务数字不等于服务见效

问责官员着眼于个案处理数字,却没有告知公众服务成效,部分㓥房租户正正未能在新法下维护权益。关注组织在约半个月前举行记者会,与租户现身说法批评差估署执法不力。他们列举了几个主要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当政府已立法禁止业主滥收水电,但个案仍然出现,原因之一是中介没有跟从政府的标准租约项目和规定,业主继续沿用旧有用量计算方式。

在租期计算方面,有旧租户问差估署在条例生效后续约,业主能否加租。职员答复不一,最后才有较高级的职员回复可以。该租户因而批评职员不“熟书”,间接损害她与业主双方关系。就此,职员必须多加训练,正确解释法例,而当有足够违规证据就要迅速执法。

此外,陈帆的答复提到差估署会向租客“直接了解业主”是否有涉嫌违反新法例规定,那么署方会否主动联络业主呢?又或者如议员所问,会否上门抽查或用其他方式了解租户有否遭迫迁或滥收费用?上门抽查其实是很基本的工作,以了解租务实况。毕竟条例是新实施,署方多走一步,对业主租客也有好处。

3月22日,租金管制条例实行两个月,但民间监察政府推行租管阵线仍收到不少租户指业主未有依据租管条例处理相关租赁,部分人士更表示求助无门,失去法例下所赋予的保障。(民间监察政府推行租管阵线提供图片)

一直以来,租金是㓥房户的难题。民间要求订立起始租金,政府称要先收集租金数据并制作资料库,只答应资料库在明年首季发布,起始租金就未有时间表。法例生效两个多月来,差估署到上月底只处理619份租赁通知书,相对全港九万多单位只是沧海一粟。也许政府不用收齐今年所有租赁通知书才可订立租金,但通知书要有一定数量,起始租金才有代表性。随着疫情转缓和近月续租合约到期递交,署方要尽快处理,避免文件积压等因素再拖延数据库和起始租金建立。

以建隔离设施之决心解房屋贫穷问题

无论是㓥房租管还是起始租金,极其量是纾缓基层市居住和财政负担的起步点,过渡房屋可算是中途站。陈帆在议会透露,局方辖下的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考虑改装部分社区隔离设施转为过渡房屋,是可行办法。政府可以在几个官地中拣选一两个硬件设备充足的,当中已涉及数千单位,若加上接驳交通工具,上万居民可陆续入住,其生活环境将可稍稍改善。

要令市民告别各类恶劣居所,还需政府广建公屋,以压低市民住屋开支和提供稳定居所给市民筹划将来。解决房屋问题还可大大纾缓贫穷问题,一如劳福局局长罗致光在同日有关改革扶贫政策和策略的议员议案发言。政府洞悉问题但拙于行动,本届问责官员甚至以“头轻尾重”掩饰建屋量不达标,现在看来还是借口,因为几个社区隔离设施规模庞大,但能在一两个月内建成。这固然要靠中央政府的海量人力物力协助,工地24小时不停运作,但最重要的是中央援港决心坚定不移,说到做到。港府建公屋比建社区隔离设施复杂,但只要抱着为民解困的决心,定可找到加快觅地,缩短工期的方法,好让市民早日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