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特首房策失焦 解决问题要快狠准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宣布不会竞逐连任,舆论开始讨论她任期末段提出的政府架构重组、《基本法》第23条立法等事项会否无疾而终。特别是今届政府曾形容土地及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并且先后就此提出港人首次置业计划、过渡性房屋、“北部都会区”与“明日大屿”愿景等新猷,它们将会延续抑或中断引人关注。
过去历任特首对本港房屋的发展策略有过几番波折,董建华提出的“八万五”大计受金融风暴冲击被迫停止,在交接前更决定要停建居屋、取消卖地。后来随着房屋短缺逐渐浮现,曾荫权、梁振英任内都有尝试某些“追落后”措施,然而始终难阻问题一直恶化。去到林郑月娥时期,表面继承前朝政策,实则强调“置业主导”,公营房屋建设进度同样难言令人满意。
去芜存菁方为真正传承
任何领域的政策都没需要僵化地萧规曹随,对于前任者某些存在缺陷的方案,或者当下社会局势确实不再容许事情进行下去,继任人是可以甚至有责任作出相应修正。好比日前特区政府声称面对疫情最新发展需要调校防控策略,只要这些决定具备适当理由,那么值得我们支持。
这条道理在增加房屋供应上也是一样。譬如梁振英到卸任后仍坚持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又批评林郑月娥叫停了他委托房屋协会进行的研究,然而该方案实际成效及符合公义与否本就成疑,在2018年的“土地大辩论”里也没获得市民支持。再加上同区毗邻根本还余下大量棕地尚待开发,暂缓搁置这个选项似乎有一定合理性。
即将离任的林郑月娥过去五年间所提政策措施,未来恐怕亦得面临相同考验。坊间现时忧虑来届政府无法接棒做好“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愿景,但其实更值得留意的是下任特首能否真正做到“去芜存菁”。既要积极跟进那些能善用闲置资源、融入国家大局的项目,又要把那些投入与效益未必成正比的计划适度调整,这样才算是真正有建设性的传承前任工作。
目标终不外乎满足民生
况且归根结柢,政策措施的维持或改变终究应该只为服务一个目标,那就是快速、精准且切实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相信没有人会否认香港房屋问题实在已经施了太久,不管从人均面积、价格水平或建筑质素来看,大部分市民今日的居住环境都是难以承受,这无疑是过去几届政府未能对症下药让它愈滚愈大所致。
为了尽早扭转此一局面,下任行政长官实在有必要赶紧推出立竿见影的措施,像是林郑月娥去年明言会“走数”的一手楼空置税,甚至可以考虑将已有“㓥房”范围基础的租务管制措施延伸去到全部住宅单位,以至研究有否设立土地闲置税、楼宇价格管制等更进取做法的空间,务求在短时间内让市民的楼价与租金负担得到明显改善。
内地近年流行政策执行需要“快、准、狠”的说法,偏偏港府高官与公务官很多时候倒是慢条斯礼、拐弯抹角、流于表面,所作所为完全相反。毕竟房屋、抗疫也好,管治问题本来便不能够拖延给下一任处理,尤其各种所谓长远发展愿景,起点都应该是从解决当下人民面对的困难和矛盾入手。新的行政长官未来若能带领政府做到事事不作拖延,市民自然便会肯定他和他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