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失业潮迫近?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周一(18日)于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中简报《施政报告》,并回应立法会议员提问。当中除了有关升挂国旗安排外,亦提到两个关乎教师方面的教育政策考量,分别为制订教师操守指引及研究是否修改现时本港教师永久注册制度。
《香港教育专业守则》是现时唯一一份界定教师是否失职或不称职的文件,由教育团体代表组成的“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操守议会)草拟和制订于1990年公布,教育局在处理教师涉嫌失德的个案时亦会参考。于2016年操守议会曾就《守则》编写实务指引及参考事例,惟在及后的咨询时遭到强烈反对而将实务指引搁置,现时整份《守则》的条文内容与1990年时并无大分别。
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教育局由2019年6月底至2020年12月接获共269宗有关教师专业失德的投诉,并对154名教师采取纪律行动,包括取消当中三人的教师注册资格,对比教育局披露过去五年教师失德或专业失当行为的个案宗数,2020年的案量为五年来新高。
在经历不同的社会运动之后,从最新公布的投诉个案数字可见,现行《守则》似乎并未能有效对教师的行为和言论作出规范。因此官方若制定教师操守指引,列明失德教师惩处,或有助予以教师更清晰的指引,避免教师误触法律红线或向学童贯输错误的价值观。然而相对于制定指引的简单,教育政策其实还有更多较复杂的议题要处理,当中包括杀校带来的问题。
退休与转行不一定奏效
上周一(11日)教育局向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阐述教育局近年对中小学派位的规划及相关措施,指本地出生率持续下跌,预算未来学龄人口亦会下跌,问题已经由“过渡性”转变为“结构性”。文件中首次透露局方已与办学团体商讨,逐步停办或重置长期有大量剩余学位地区的学校,官校亦会涵盖在考虑名单内。同时局方表示现时并未有计划于中学推行小班教育,在适龄学童人口下跌、杀校及中学教育模式未能转形三个因素影响之下,可以预视将会出现教师失业潮。
虽然杨润雄指将会跟办学团体及学界商讨,希望得出一个同时应对到学生减少,又可以稳定教师团队的方案,并谓会协助教师退休或转行等。但教育工作经验不一定有助转行,而退休亦只是小部份工龄深的教师的选择,所以政府应该要设计出短期及长期应对方案。更何况学童人口减少已非“过渡性”问题,短期内情况难以缓解。
短期而言教育局可以提供进修津贴予教师,鼓励他们停职进修,以暂时舒缓教师人手供应过多问题。社会问题总是环环相扣,政府应该要避免过分分割问题并希望将问题独立解决,要应对出生人口下降,政府必须要努力将香港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要让社会大众看见希望,当对未来有愿景方能有效刺激大众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