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泊位被滥用 运输署应主动解决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申诉专员公署周四(23日)展开主动调查,研究运输署在处理路旁残疾人士专用泊车位的工作,尤其针对现时泊位被滥用却难以打击的乱象,并提出改善建议。政府需要确保残疾人士无障碍出行,公署的行动值得肯定。纵观外地经验,施以行政或科技手段令滥用者知难以退是可行办法,值得公署参考。

现时本港有447个残疾人士专用的路旁泊车位,过往只供持有“伤残人士泊车许可证”(“许可证”或俗称“蓝证”)的残疾驾驶者使用。运输署因应坊间要求公平对待身体瘫痪或下肢残疾而未能驾驶的残疾人士及陪同者的出行需要,由今年1月底起,把有关泊车位的使用资格扩展至持有“司机接载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泊车证明书”(“证明书”或俗称“灰证”)的人士,合资格者数目由1,816人增至3,606人,即八张证争夺一个位。公署认为改动原意良好,但收到投诉指泊位更加供不应求,令真正用家不能使用,而执法人员难以找出违规者。

的确,现时署方没有规定每架合资格车辆可以使用多久,即使车辆停泊长时间也不算违规。但基于全港相关泊车位有限,一架车辆的长期停泊意味着另一架车辆无法使用泊位。当然,增加泊车位可以纾缓泊位紧张,但泊车行为若不加以规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残疾车位两边的预留宽阔位置,容许驾驶者上落轮椅。(黄景洪摄)

八达通、物联网或可帮忙

路旁泊车位原意是作临时泊车之用,为了让用家符合原意,其中一个可行做法是先付款后退款,合资格者可以凭个人八达通卡在每个月底退回一个月内的泊车费用,类似政府推行的交通补贴。由于八达通记录泊车时间,若然泊车时间过长(例如六小时),政府可以不发回费用,杜绝即使合资格但长期占用泊车位情况。

至于针对不合资格者占用,或者难以证明停泊的灰证车辆曾否正接载伤残人士的问题,固然可以靠执法人员巡查打击,但容易有漏网之鱼。当局可考虑借助科技,在车位设侦测装置,只给合资格车辆停泊。例如西班牙威斯卡市(Huesca)的残疾人士泊车位便设有感应器,合资格残疾人士可以预先利用智能电话在市政府网站登记泊位,而非登记者使用则被感应器测出。

虽然此举未必能打击所有滥用个案,例如司机在没有接载残疾者时,仍可使用残疾者电话登记,但至少令使用泊位时多重工夫。而此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司机可以即时知道哪里有空位。

总的来说,运输署在未处理残疾人士路边泊位被滥用的问题就贸然放宽使用资格,徒令问题恶化。也许改善残疾人士泊车需要是相对小的问题,但世界各地也在推动无障碍交通,社会和政府应尽力令每一个人有平等的权利到达目的地。公署如能查出问题根源并提出改善办法,将可进一步促进伤健共融,禆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