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屯门是“入”屯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近日屯门可谓热闹之地。先有日本连锁零售店开张,又有人气偶像团体出席活动。当谈及这两件事情时,我们不难看见“Donki杀入屯门”、“Mirror、Error入屯门”之类的说法。
如果连锁店在铜锣湾开张,或者偶像团体在尖沙咀的商场出席活动,相信也不会有“杀入”、“入”之类的表述。但对屯门,以至元朗、天水围等地方,不少人则习惯以“入”来形容。去这些地方,就是予人较远、需时较耐的印象,一些人甚至可能认为偏僻。
但其实港督麦理浩宣布发展屯门新市镇是1973年,亦即已接近50年之前。翌年政府斥资兴建屯门公路,至1978年来往荃湾和屯门路段通车。如今已合并成为屯马线之一西铁线,亦已经通车近廿载。屯门、元朗等不只交通愈见便利,大型商场、屋苑等也愈来愈多,早已经不再是作为新市镇那个时候的样貌。
多居民但经济发展不足
新界西仍然被视为“入”的原因,或许在于香港的商业活动仍然只集中在维港两岸,居职分离尤其是新界西居民的生活写照,不少人每天花上两三小时通勤上班。对于住在其他地区的市民来说,新界西只会在约朋友的时候才去,所以至今仍然充满距离感。
根据2014年统计,新界区就业人口达到203万,高于港九加起来的182万,但就业机会却只达128万个,远低于港九提供的248万。换算作比例,港岛、九龙及新界区平均每人可享1.6个、1.2个及0.6个工作机会。
随着港九饱和,拉松香港发展的地理分布已经愈来愈重要。屯门南延线预计于2030年落成,洪水桥、元朗南等新区发展在即,锦上路以东的北环线第一期亦料于2027年竣工。不端因为实际需要,抑或政府意识到过往规划失当的问题,发展新界已经是必然的方向。但若然政府仍然沿用以往的思维,只将新界地区作居住之用,要大批市民每天南下上班,那么“入”屯门、“入”元朗的现象只怕也难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