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盟友控制立法会 政府再无借口怠政
近年立法会陷入无休止内耗,泛民建制互相攻讦,把香港管治乱局归咎对方。但近期立法会形势逐渐向建制派倾斜,这可从建制派控制全部18个事务委员会,以及议事规则委员会通过修改内务守则、阻止泛民“拉布”可以看出。建制派本来就拥有多数议席优势,如今优势进一步扩大,与政府一同巩固“全面执政”格局。在此情况下,倘若执政联盟仍只顾政治角力,而非务实推动迟来的改革,那就实在对不起香港、对不起市民。
长期以来,政府和建制派有许多理据解释香港的乱局,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口中的“反对派”为反而反、政治挂帅。诚然,扰攘多月的内会风波就严重干扰议会运作,导致一些有利民生的议案无法及时审议。然而,经过“两办”出手、《港区国安法》阻吓议会“揽炒”,以及最近建制派控制所有事务委员会和修改议事规则,政府和建制盟友显然已在立法会“屈机”。
但与此同时,政府及建制派“屈机”也意味他们再没有卸责的借口,是否尽快推动改革,促进民生福祉,完全端赖两者是否有心服务社会。再者,他们更不应以此优势“围剿”泛民,这只会导致本来就相当劣质的议政文化变得更劣质。对管治联盟而言,负责任的做法并非进行政治斗争,而是把议会优势转化为推动香港重新出发的契机。
改革香港 刻不容缓
香港沉疴难治,原因非常复杂,个中关键在于“小政府大市场”思维不合时宜,造成住屋、医疗、安老、教育、交通、劳工等范筹出现诸多问题。但政府和建制派缺乏“解放思想”、摆脱旧思维的意识和魄力。最近政府暂停一手楼空置税,纵容地产商囤积居奇,建制派不单没有据理力争,反而抱许可态度,地产及建造界议员石礼谦甚至形容,政府在考虑经济环境后不再推一手空置税是“急市民所急”,这明显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上思考,没有顾及广大市民的福祉。
管治联盟在立法会变相“扩权”后,不能再以“泛民阻挠”这一理由去推卸管治失当的责任。市民将以更严谨的尺度去衡量管治联盟的表现:对于政府,市民会关注对方是否运用行政主导优势推动改革,克服住屋、医疗、安老、教育、交通、劳工等深层次问题,抑或继续怠政,坐视民生困局;对于建制派,市民将关注对方是否积极责成政府改革,抑或继续做政府的“应声虫”。泛民在立法会内失势已成事实,与此同时政府及建制派亦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当香港社会经济继续失治,包括建制派支持者在内的市民将矛头会指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