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保就业计划成效递减 抗疫基金3.0欠缺力度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第二轮“保就业”计划于周日(13日)截止申请,申请的雇主数目不升反跌。原因之一是疫情未完,部分企业因看不到前景,将考虑裁员或结业,不欲被政府的附带条件,局限其商业决定。雇主参与计划的踊跃度,更折射出商家对未来经济寒暑的判断,可以想像失业率还未见顶。故除了“保就业”外,政府亦要预早准备从“保生计”着手,缓解裁员潮将至的风险。

第二轮保就业计划共接获18万4千多份申请,其中包括15万8千多名雇主和2万6千多名自雇人士。虽然政府形容第二期保就业计划“反应良好”,并相信计划“可以继续达到留职保位的目的”,但由于雇主申请数目,较上期少约1万名,且有约7千名曾获发工资补贴的雇主放弃参与,这都使政府的如意算盘未必成真。

商业重组或致裁员潮

政府出资补贴员工酬薪,乍听起来看似“着数”,但如中小型企业联合会永远荣誉主席刘达邦所指,该会部分会员因看不到经济前景,又背负沉重的租金开支,即使可获政府补贴,仍未必足够应付营运开支,故会选择裁员或暂时结业,而非参加计划。此等商业考虑不只存在于中小企,就连在港聘用二万多人的国泰航空亦在上周表明,不会再申请“保就业”计划,并欲以重组公司取以代之。

失业率上升乃疫情所致,虽然不能全然归归咎于政府,但若然施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政府则须另觅渠道,修缮不足。“保就业”计划的原意和承诺,是雇主接受政府工资补贴期间不会裁员,并会将工资补贴全数金额用于雇员工资,但从第一轮的漏洞可见,不但滥用计划的雇主大有人在,而且监察机制和罚款亦难以执行,故只能视为对冲,而非解决经济下行的措施。港府不能、亦不该强迫雇主参与第二轮“保就业”计划,但鉴于近月失业率持续攀升,政府除了可从上而下地稳住就业职位数量,亦须考虑从下而上刺激消费市场,免得企业倒闭潮愈演愈烈。

旧瓶旧酒的守财主义

可惜的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周二(15日)宣布的“抗疫基金3.0”中,未见创新对策,只是旧瓶旧酒。例如一笔过资助街市设立电子付款系统、延长综援援助失业人士的特别计划、继续豁免或宽减政府的收费和物业租金、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等措施,力度之弱难言合格。

尽管张建宗辩称这是平衡政府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环境的决定,但港府在危急关头勒紧裤头,重复强调“审慎理财”原则,不但忽略本港公共财政的稳定程度,实在远胜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同时亦有机会因小失大,容让经济危机发酵,最终酿成恶性循环。虽然根据陈茂波所指,今个财政年度预计赤字为3000亿,但储备仍达8000亿元,政府绝对有能力解囊纾困。

既然补助雇主的成效渐见递减,政府亦可考虑从雇员的角度出发,提升其失业保障,这不但可补足“保就业”计划的不足,亦能刺激消费市道,减少雇主裁员和结业的诱因。港府在疫情爆发后,只肯降低申领综援的门槛,这不但未能顾及更广大的打工仔,7月申领失业综援个案更环比跌1.3%,完全与失业率的升势背驰,证明作用有限。政府若在此时考虑推出失业援助金,不单可减轻雇员对前景未明的忧虑,减轻积谷防饥的压力,刺激消费,长远也是在就业市场机械化、智能化的年代,给予最易受经济结构改变而遭淘汰的基层劳工一份基本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