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豁免检疫的数据不全 部门各自为政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港府2月实施入境管制以来,共豁免43类人士入境后毋须接受14天强制检疫。根据《香港01》查询,截至7月底约4.6万人入境获豁免,但政府部门连统计数据也不齐全,令人担心是否不够严谨。

食物及卫生局、机电工程署等均有纪录豁免人数以做参考,然而运输及房屋局、渔农自然护理护署及卫生署却无统计,令机组人员、高铁承办商、渔船船员、政府人员等四类人士的获批人数及入境次数均成谜。数据纪录不全,专家难以及时察觉危机及漏洞,不仅令追踪源头及防控工作受影响,更为及时发出防疫警示增加了难度。

香港入境的豁免政策根据豁免群体的并交由各部门审批申请,但各部门之间准则差异。食物及卫生局、教育局等一早便规定,豁免建议群体如港大深圳医院雇用和授权人员、跨境学童等需出示经认可机构颁发的七日内的有效核酸化验报告才能入境。运房局在机组人员和船员接连确诊,舆论哗然后,也增加了抵港须提供在出发地的阴性化验报告的规定。然而卫生署对防护装备、家居检疫手环机构人员始终没有指定类似的检疫条件。不同部门在不用时段豁免检疫的要求均不一样,有紧有松,又无详细的纪录,自然难以全盘监测豁免检疫下的疫情走向。

何栢良认为,政府要优先为最多人数的豁免检疫类别做检测,同时加强执法。(资料图片/黄舒慧摄)

统计才能部署

欠缺明晰、公开的准则,也让豁免检疫容易陷入混乱。比如豁免群体“须履行与政府相关运作的政府人员”只需于过关时向卫生署人员证明身份,就自动获豁免,无需提前申请。但核实办法、标准及负责这一群体的部门,政府至今没有予以具体切实的答复。这种处于模糊地带的豁免检疫群体自然令人担心。

豁免检疫措施当然有其必要性,但政府要制定周全完善的公开细则,科学而严谨地执行。比如深圳对跨境货运司机的豁免检疫就有相对具体的规定,且随著香港疫情趋势调整松弛。在香港疫情严重时,深圳会不断缩小豁免检疫的货运司机在内地活动的自由度,比如规定往返时间、对核酸报告的要求不断提升等。

反观香港,对于豁免检疫的来港人士甚少有逗留路线、场所和时间的限制,更并不是所有豁免检疫人士都被要求出示基本的核酸化验报告。香港的豁免检疫如一盘散沙,各部门要求、准则均不一样,再加上纪录数据的缺失,更难进行追踪监测。早前政府也承认第三轮爆发与豁免检疫政策有关,那么就必须痛定思痛加以反思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