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业”计划能否创造就业机会?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保就业”计划为人诟病之处繁多,其他不赘,在此只说一事。日前“01观点”指出,多达千间公司所得津贴,较以员工数目推论的最高金额还要高,当局其后一如所料以鼓励增聘为由辩解。
政府周一(22日)公开首批获发津贴的名单,2万多间公司中,多达1,009间公司所得津贴,较以员工数目推论者为高,差额至少等于10名雇员的公司共19间。我们当天指出,这是由于雇主承诺的雇员人数划一以3月为准,但申请资助的数目却可从12月至3月任择其一,只要以人数多于3月份者为申请基础,便可合规地获得多于工资半数的津贴。
政府:雇主可增聘人手
政府翌日发新闻稿,一如所料地重申,雇主“可按业务需要重新聘用或增聘人手,这与‘保就业’计划的目标相符”。我们当然希望津贴能制造就业机会,但在目前的市道下这会否只是一厢情愿,始终不无疑问。
这个问题的答案,外界难以知道。但政府作为“保就业”计划的推动者,既要与公司就雇员人数“对数”,必然会知道获津贴公司有否在取得津贴后增聘人手。故此,当局可以每个月“对数”后公布,有否或多少企业如其所愿,抑或原来雇主即使获得更多津贴,也没有用于增聘人手。
要知道答案,除了因为公帑应该用得其所,“保就业”计划的成效须被公允评价外,也因为政府政策应该建基于合理假设。正如由特首林郑月娥改组、有份负责“保就业”计划的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宗旨便为推动实证为本的政策研究。公帑资助能否构成诱因,对雇主的影响多少,以至间接对市场就业带来多少帮助,这些不能流于以片面之想为基础。是次“保就业”计划多少政策原意能顺利实现,多少出现落差,当局若能以实证数据为本,作全面检讨,相信可裨益日后的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