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灰色地带的YouTube“黄标”
近日,不少YouTuber反映,提到肺炎疫情的影片均备“黄标”。YouTube于周二(3月3日)派多名亚太区代表与一众YouTuber开会道歉,商议改善方案,并归咎于AI(人工智能)不够“聪明”。然而AI不过是审核机制的“捉刀人”,问题是社交平台要怎样的审核标准,而这正正考验社交平台及用户的智慧。
网络审查虽为人诟病,但已经成为网络生态发展下难以避免的一环。完全不受规管的内容平台容易成为散播负面信息的双刃剑,亦可能无法吸引投资。不管是facebook、亚马逊还是“黄标”事件的YouTube,当他们的用户增长到一定程度,而管理又未跟上时,都易遭质疑规范过严或过宽。
此次肺炎“黄标”事件,YouTube公司将主要责任归咎于AI审核模式的智能缺陷,包括对广东话内容的识别不及英文识别那么准确。然而,即使让AI更加“聪明”,如何判断“争议性话题和敏感事件”始终充满主观色彩。只针对AI补漏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最终需要厘清的仍是YouTube如何制定标准,如何设计AI算法。
绿标、黄标、红标
目前,YouTube审核分级为绿标、黄标与红标三级,功能是与YouTuber分享利润,互惠互利。过去多年,随着YouTube用户群体和平台的扩大,造就了不少具有名气的影片主,企业金主希望直接投放广告宣传。此后,YouTube影片逐渐都带有广告,无论在开头、中间或结尾。而只要有人看到这些广告,影片上传者就能因此取得收益。具备相当人气的YouTuber,月入可逾十万元。
然而,由于收益来自高点击率,难免会有影片主以哗众取宠甚至“膻色腥”的内容来增加曝光。为了杜绝以极度血腥等场面吸引点击率赚钱的做法,YouTube公司设立绿、黄、红标的分级机制。绿标影片对广告收益没有特别限制,红标影片完全不会分得广告收益,黄标影片则介乎其中。从社交平台的适度内容规范而言,有这样的分级标准可以理解。
为影片分级的是AI,但具体标准是什么呢?这正是问题的症结之一。实际上YouTube自己也拿不出一套具体详细的分级标准。绝对的血腥、暴力、情色自然是“红标”。然而“黄标”却不易拿捏,令众多YouTuber最头疼,只能靠揣摩“上意”尽可能地避开。根据他们的经验,有性感裸露和涉及政治的,都极易被打上黄标。如何厘定政治、色情的尺度,他们会不断踩线试探。比如此次肺炎疫情因被归为“争议性话题和敏感事件”,继而容易被标黄,也让大部分影片主一头雾水。YouTube标准的不清晰让AI审核乌龙百出,除了这次肺炎事件,去年夏天台湾youtuber罗卡Rocca、绿眼镜Punk既不涉及政治,也不涉及暴力、血腥、情色性感等,但还是被标黄了。
在适当情况下标黄,无疑能有积极作用。例如当社会因疫情恐慌,适当的内容分类或能减少假消息传播。世卫组织(WHO)据报亦曾与YouTube母公司Google等科网高层见面,要求协助防止有关疫情的假消息传播。但由于YouTube黄标没有清晰透明的标准,外界担心内容分级最终会受商业与政府的不当影响。
审核标准是否公平公正?
商业方面,YouTube收入主要来源自商家的广告费,在广告商的压力下,AI审核算法会否趋于对应商业需求,将一些商家不喜欢的影片题材标黄?有YouTuber便曾抱怨,被以“广告主不喜欢”这样的帝王条款标黄。政府以及公营机构也是广告金主,政治或经济压力又会否令社交平台妥协?这一方面令用户因为内容分类而可能受不公平对待,一旦影片被标黄,YouTuber的收入也可能因为分润机制而损失惨重。部份YouTuber表示因提及武汉肺炎被“黄标”,相关影片失去逾九成收入。
可见,YouTube本身的审核标准欠透明,才是AI审核不够“聪明”的根本原因。对此,有人反对黄标与流量分成挂钩,认为黄标仅可作为观众观看的提醒,而不可与经济挂钩。亦有人提出应该在AI审核算法中减轻政治和商业的影响,增加观众喜好的比重,甚至呼吁扩大会员制,以抗衡广告商垄断算法的局面。YouTube运营是个庞大的体系,我们无法一时评价这些提议的可行性与利弊。但这些议案都是值得探讨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这些提议正说明社交平台不能够将AI推出来顶罪,将内容规管的责任外判。YouTube公司既要检视其审查设计会否与政治和商业过度挂钩,YouTuber和观众也可借此反思网上生态,思考社交平台的使用是在促进资讯更好流通,抑或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