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女医护剃发上阵——媒体宣传的性别滤镜
周一(2月17日),甘肃新闻中心在其微博帐号“每日甘肃网”发布了一段名为“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的影片,15名驰援湖北的女医护以“工作方便”为由,集体剃头。影片引起诸多的讨论,比如影片中的女医护眼含泪光,不忍看被剪掉的头发,网民怀疑是否真的“自愿”。这种猜测固然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答案,然而官方主流话语在女性参与抗疫上的选材和呈现是否合宜,却仍值得检视。
在这一场疫情中,女性医护人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的付出不可忽视。根据“凤凰网公益”2月14日的估算,现在湖北一线医护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60%,逾10万人次。而《中国妇女报》的数据更显示,全中国各地支援湖北的护士队伍中,女性占比接近90%。
女医护为何要剃光头?
然而媒体聚焦于这部分不可或缺的女性支援力量的时候,聚焦点更多的集中于女性在外貌以及作为妻子、母亲等传统女性特质和角色的牺牲上,而不是她们专业能力的付出上。长发即使不便,但也远不至于剃光头,因为即使是男性医护也没有剃光头驰援武汉的例子。那么媒体为何以此为主要呈现?女性的头发一直被赋予了更多的性别含义,是女性特质的一个表现。而在传统的观念中,光头更是与女性形象想去甚远。影片中的医护是否自愿是一回事,但官方媒体高度宣传医护牺牲女性特质的一面,才是引起与论哗然的原因。
而对女性工作人员的报导,像剃头影片这样从性别角度出发的宣传屡见不鲜。中国新闻网1月31日发表《四川简阳18名护士含泪剪掉长发 只为轻装战“疫”》,《羊城晚报》旗下的金羊网2月14日也发表《为战“疫”剪掉长发 等到长发再及腰娶我可好》。这些报导强调女性为工作所做的容貌、女性特质上的牺牲。
传统妇女相夫教子的形象也是镁光灯的聚焦点。《观察者网》在2月12日发表《流产10天后,武汉90后女护士重回一线:总有人要拿起刀枪上战场》,立刻登上微博热搜。长江日报旗下的《长江网》发布7名哺乳期的护士,为了缓解医护人员紧缺的局面,服用断奶药的新闻。《四川日报》也在报导,为了表达对支援前线妻子的支持,丈夫决定承包一年家务的新闻。媒体刻意聚焦和筛选的是女性所拥有的性别特征、其传统性别角色,比如作为母亲、和妻子的牺牲。
公共论述的性别定型
这样的宣传让读者质疑它背后所隐含的价值传达。是不是在强化“英雄”的形象依然属于男性,女性想要成为英雄是否必须先舍去女性的特质?又或者令读者质疑,这样的表达是否肯定了女性就应是传统刻板印象的样子?因此,一旦她们舍去了一些女性的特质就是莫大的牺牲,甚至高于她们本身像男儿一样奋斗在第一线的工作内容?不管媒体是在表达支持、同情抑或悲悯,选材的角度无疑是基于传统性别视角和观念,也会加深这种观念。
这样的宣传和选题,除了体现性别视角上的不妥,更容易过度捧高不必要的牺牲。不仅仅是剃光头这一行为,甚至是服药强行断奶,服用黄体酮推迟经期等。纵然我们可以相信有医护自愿做出这样的牺牲,但媒体如若过大的宣传这一行为,则容易让人忽视掉背后女性所受的伤害。更甚者,如若媒体强行降这种自我牺牲推上神坛,就要警惕这将对后面的人所造成的压力。亲历上山下乡运动的杨瑞教授在《吃蜘蛛的人——一份关于文革的个人回忆》中写道这种将自愿牺牲推上神坛后,对集体中的其他个体所造成的影响。书中写道,知情们在北大荒开垦时,因男性劳动力不够,杨瑞成了第一个做男性工作的人。这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当这一行为被组织高调歌颂后,其他女生都陷入了被“自愿”的窘境,因为相对于高度赞扬的自我牺牲,不自愿就是搞特殊与自私。
因此,在公共话语空间有一席之地的媒体,在选材和镜头运用上更要谨慎小心。歌颂女性,就一定要聚焦在传统女性角色的牺牲上吗?谈到牺牲,又有没有过度拔高而忽略了这背后不应被鼓励的不必要的伤害?镜头之下,撇除性别滤镜,女医护本身的专业能力、镇定勇敢已经足够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