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香港私家医院北进 对港人有利?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有媒体报道,林郑于2018年6月宴请私家医院丶医学院丶卫生署及医管局代表,鼓励香港私院到大湾区发展。紧随其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于同年8月率百人前往大湾区各城市考察医疗。2019年初,“新风天域”集团又宣布在深圳福田区收购了一间医院的股权及地皮,冀建造世界级的私家医院。集团董事总经理陈芷茵表示,希望做好医院流程,让港人对当地医院有信心,舒缓本港公立医院压力。近年来蔚然成风的北上建医院倡议看似是为香港大众谋福利,然而深入探讨却发现北上设立医院对港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带来最大利益。

香港无地可用 需北上建立医院?

如果本港已经完全无地可用,那么北上建设医院为港人拓展就医机会和空间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是香港目前还有土地可供医疗发展用途,那么就应该优先考虑在本土建医院。

政府上月接纳了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报告的八个优先觅地选项,长远将提供3,000公顷土地,如果政府有意改善本地医疗质素,理应在觅得土地后,建设适当比例、数量的公私营医院,应付本地居民需要。

必须指出,在本土发展医疗设施必然会比跨境更便利。以“新风天域”集团为例,纵然该集团称新建医院距离落马洲口岸只需22分钟车程,距离罗湖口岸也仅30分钟车程,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让市民在本港就医方便。另外,就产业发展而言,优先发展本地的医疗设施才能为香港发展医疗产业,推广医疗旅游打下基础,进而冀望以此为香港医疗带来新的资金资源。

因此,只要政府要足够的魄力拨出土地,本地财团又愿意投资发展本港的医疗设施与产业,无论是对本地居民看医生的便利度还是本地医疗产业的发展都是利好消息。政府在订立大湾区的医疗发展方略时,务必要制定最有利本地居民的方案,本地商界精英除在商言商外,也应多一份回馈香港的社会责任感。

曾荫权为行政长官时期,为了大力推动本港医疗产业化的发展,于黄竹坑、大埔、将军澳、大屿山东四个地方预留了共11.3公顷的土地作为医院发展用地。其中黄竹坑最后建起来有500张床位的港怡医院,大屿山兴建了北大屿山医院,将军澳将考虑兴建中医院,大埔预留用地因为中大医院的兴建,考虑改为建设公营房屋。虽然曾荫权时期预留的医院用地并非最后全部兴建了医院,但足够说明香港并不是不能够拨出土地兴建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门诊就医人次达170万。

北上建医院 有助分流香港的医疗需求?

北上发展医院的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让居于内地的港人或对香港医疗有需求的人就近就医,不用过来香港,进而缓解香港公立医疗系统的负担。此说有待商榷。

第一,北上建医院需引入香港医护人员,极可能恶化本港医疗矛盾。由于内地医生培训丶制度和文化都与香港截然不同,而香港医生又是港人就医的信心保证,因此,若引入香港医生,会恶化本地医生不足的苦况;若不引入香港医生,那么渴望得到香港医疗服务的患者还是会南下香港就医,分流香港医疗需求的作用甚微。

立法会调查显示,香港市民若在内地需要就医,逾半成受访者选择立即回港(55.6%),其次是致电香港医生需求帮助或致电亲友(各11.1%)。可见香港人对本地医疗的信赖,和对内地医疗的犹疑。而这又主要源于对香港医护人员的信赖。

立法会调查显示,医生素质是香港人对内地就医的主要忧虑之一。

因此北上建医院的成功要素,和想要达到分流的关键,在于引入香港的医护人员。比如“新风天域”集团便透露准备聘请香港及外国医疗专家,以让医院的医疗制度和医生质素赢得更多信任。然而对内地输出香港的医护人员,会恶化本港的医疗环境。现时,香港每一千名人口中注册医生数目的比例为1.9,远低于周边其他地区(日本2.5,南韩,新加坡2.3)。当海外医生尚且求之不得,更遑论向外输出本地医护人员。因此北上建医院有助舒缓香港医疗问题之说,在现阶段仍缺乏充份理据支撑。

第二,北上建医院能否减少到港就医的人数仍不确定。按其愿景,在香港以外居住并想要到香港就医者,可以直接到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医院享受香港医疗。问题一在于,想要获得香港医疗服务的群体若居于大湾区以外,那么不远千里来到大湾区内的话,理论上又怎会介意多花一到半小时直达香港?问题二在于,就算本身居于广东的港人不少,但政府和财团鼓励的是私院北上,其所收的费用也未必是部分港人承担得起,最终还是要回到香港公院轮候治疗。

香港公营医院常年人满为患。

很大程度上,在内地建医院惠及当地居民的可能性远超过惠及本港市民。根据历年的政府统计,有逾20万左右的港人于在内地工作。 算上他们的配偶,又或是统计没有覆盖到的群体,也难以占到香港市民的十分之一。其中又要考虑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很明显,北上发展医院计划方便最多的是当地的一小撮香港居民和大量的当地市民,而且并不能大程度的降低来港就医人数,也难以惠及大部分的香港市民。

回馈香港社会 切勿因果倒置

不可否认,现时确有港人回内地就医。比如港大深圳医院中,1/4的病人为香港患者。又比如港人彭磷基投资的番禺祈福医院,住院病人有三成为香港人 。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部分人中有多少是因为喜好内地医疗才北上就医?还是因为实在无法忍受香港漫长的轮候期?更何况,这些医院需要聘请一定比例的香港医生,必然会加剧本地医疗系统人手不足的问题。

与北上建医院的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中大医院的兴建。该医院以香港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一所针对广大中产阶层医疗需要的医院。目前私家医院缺乏规管、透明度是市民抗拒选择私立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大医院在医院管理、临床质素、服务标准,收费透明度等方面加以改善,吸引有能力的市民从公立医院就医转向私家医院,以减轻公营医疗的负担。同时,中大医院承诺会接收由医院管理局转介的专科门诊及日间手术个案,有助缩短公营服务的轮候时间。

中大医院位于港铁大学站旁,位置方便。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第2季投入服务。

北上建立医院固然不是全无作用,只是考虑到它主要的受众和香港目前濒临崩溃的医疗体系,此举并不是目前最优先、最有效的办法。这样的观点也并不是在反对大湾区融合,只是在资源能力有限的时候,应该优先解决自身的问题,当有余力时才能顾及他方。北上兴建医院究竟能不能舒缓香港的医疗压力,究竟服务了谁?香港培育出来的官员、财团精英们在此问题上确应多加考虑,在有限的资源下明确优先次序,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切实做到回馈香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