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点”三十年未解决 淤塞的渠务署 会为市民带来烦恼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上周末,台风“艾云尼”虽然逐渐远离本港,但其外围雨带却为本港带来2018年第一个红色暴雨警告讯号。连续数日,本港各区均录得多宗水浸报告,当中更不乏非“水浸黑点”。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在6月6日回复立法会议会提问时,提到政府在应付天灾时有应变计划,当中包括渠务署会派小队处理水浸及预报系统。但是,留下的疑问却是为何政府在“防灾”一事上,仅强调预报的作用,而非其他事前有助减低天灾发生时影响市民的措施呢?相信不少市民在台风或暴雨前后,上班上学途中均曾见过市区街道变成河流,车辆因水浸而“死火”。原来渠务署虽然自多年前开始便强调市民与部门配合解决渠务淤塞的问题,但其效率及处理能力却十分低。市民对于“渠务投诉热线”的广告应该有一定的印象,而渠务署的确长期依赖市民报告何处发生水浸才前往跟进,因其意识仍停留在“善后”,而非“防患未然”。去年(2017年)跑马地蓄洪池完工,当时政府称本港的排水系统有能力应付“五十年一遇的大雨”,但数日前的情况,仅仅一场“红雨”已导致各区多个地方出现水浸,政府官员实难辞其咎。若政府仍依赖市民汇报及只集中处理“水浸黑点”,恐怕议员日后仍须每逢台风、暴雨来袭时要轮流通渠,而网民仍须时时召唤“马浚伟”。

保安局指,各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应付低洼地区严重的海水淹浸情况。(资料图片)

警报制度不完善 市区成汪洋泽国 亦无人问津

为对经常水浸的地点加强监察,渠务处称早于1994年订立新的系统方法,监察及发掘潜在“水浸黑点”。随著多个主要防洪工程计划相继完成,水浸黑点的数目目前已显著减少。及至2010年,所有经确定的严重或区域性“水浸黑点”已经全部清除,部份余下的“水浸黑点”已完成改善工程,政府现正监察改善情况,至于而其余黑点的长远改善工程现正进行或规划中。去年,渠务署署长唐嘉鸿指目前全港“水浸黑点”仅剩下7个,分布于湾仔、南区、油尖旺、大埔和元朗5区,是该署改善工程的成效。但是,市民时至今天每当台风、暴雨,仍必须面对道路可能变成河流的情况。对于市民而言,“水浸黑点”实在一个也嫌多。

渠务署水浸黑点名单和位置图是根据以往的水浸记录及接获的水浸投诉编制,用以监察为减轻该等黑点发生水浸而采取的维修及纾缓措施的成效,惟主要因潮汐影响而容易发生水浸的地点并未包括在内。所以,水浸黑点名单和位置图不能用来说明本港任何一处的实际或潜在水浸风险。

涉水而行。(梁铭康摄)
+3

有趣的是,负责发出天气警告的天文台目前集中监察新界北区,并设“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警告当区的农民和市民大雨可能会导致该区水浸。相反,各政府部门未有为其他区域设立警告制度,最多亦只强调低洼地区有机会水浸。但如何定义“低洼”,普罗大众未必了解。以目前的“水浸黑点”(2018年3月版本)中位于湾仔区的“摩理臣山道与立德里交界”为例,虽然该地段位于山上,却被渠务署指包含“局部低洼地区”和“大量来自上流集水区的径流”导致成为“水浸黑点”。而另一位于油尖旺区的漆咸道南的“水浸黑点”成因仅为“现有的雨水排放系统排洪能力不足。”可见,“低洼地区”一词可能与一般理解为沿岸地区或高度接近海平面的地区有别。而一般市民更不可能知道什么地方的雨水排放系统排洪能力不足。可见目前的灾难预报系统确有明显缺陷,市民出门上班上学只能自求多福。

水浸管理政出多门 渠署角色过于被动 应主动巡查水浸高危点

日前(6月6日),在连场大雨下,早上10时许,新田公路近元朗壆围有3条行车线遭水淹,其中有小巴及私家车抛锚,现场只余快线可以行车,警方需要到场指挥交通。事实上,该路段实际上位于其中一个“水浸黑点”新田的附近,但渠务署事前并无派人进行防范措施,如提早通渠。结果,水浸覆盖了多条行车线后,甚至导致有数辆汽车“死火”,到达现场的警察协助驾驶人士把车推走,场面狼狈。

据悉,渠务署虽设有小队处理水浸,但部门角色十分被动,亦甚少对有轻微水浸的地方进行及时处理,结果多在酿成大型水浸,甚至道路变成泽国后始进行处理,白白错过了“黄金时间”。以“水浸黑点”的报告为例,位于薄扶林村的黑点,按指引小队只会于南区过去一小时超过50毫米雨量、“红雨”和八号风球或以上,始会派专责应急工作队会到场清理主要渠道。可想而知,对于非“水浸黑点”,处理肯定更为缓慢,亦未必有专责小队“随时候命”。昨天,其中小西湾邨内的行人通道水浸,连接上、下邨的楼梯,雨水汹涌,居民形容有如瀑布,下村甚至变成“水塘”。事实上,早于2000年的“审计报告”便批评政府的防洪措施效果未如理想。

此外,负责巡查水浸及清渠的责任亦依赖不同部门的合作。以机动清渠为例,渠务署把这个责任“委托”给食环署及其清洁服务承办商,但是一般需要数星期才清渠一次,频率之疏曾受审计署质疑。而在个别黑点的报告中,渠务署明列路政署和食环署会向该署报告水浸情况,方便渠务署作出跟进。但路政署和食环署的角色是否单纯作出巡视,还是若现场情况严重现场的路政署和食环署人员亦会在渠务署小队到场前作出处理呢?报告并无提及,但若其他部门人员只是作报告,再等待渠务署人员到场无疑是费时失事,眼白白错过在轻微水浸时马上清理淤塞渠面的垃圾,导致更严重的水浸最终或危及市民的性命财产。

另一方面,虽然渠务署官员以能减少“水浸黑点”而感到自豪。但是,对于市民而言“水浸黑点”其实一个也嫌多。而为何至今仍存在多达7个黑点,部分如漆咸道南的黑点更位于闹市,对市民造成的不变及影响实可想而知。事实上,不少“水浸黑点”至今仍然存在与政府过去不重视雨水排放及防洪及“怠政”表现有关,目前的黑点中,位于元朗新田石湖围的黑点早在1989年已被列为黑点,当时甚至仍未有系统和计划处理“水浸黑点”,而渠务署更迟至2014年始展开第一阶段工程,工程在历经4年后的今天仍未完成,实有负市民的期望。而另外亦有4个黑点早于90年代已被被列入名单,但至今仍在第一或第二期工程阶段,为何至今仍未完成,负责官员实难辞其咎。若政府当局能有效解决渠道淤塞问题,就不会出现6月9日区议会佳晓选区候选人轮流通渠的有趣场面。

日前东区区议会补选,三名候选人分别在各自FB上传通渠图片。(网上图片)

此外,政府当局亦缺少防灾思维。以刚过去的台风为例,政府部门未有因应工地可能因雨水出现泥泞流出街外,而提早清理工地附近坑渠。如在6月7日沙中线地盘便因天雨,积水由围板渗出,波及邻近的钻石山港铁站,扶手电梯被浸湿致暂停运作,积水更一度流向大堂。而邻近荃湾西站的地盘涌出的泥水波及邻近的荃湾路。事实上,政府若能关注这些临时的水浸高危点,不少水浸应能避免。

“疏导雨水,需要畅通的渠道。”期望政府,特别是渠务署当局能把应付天灾的思维多集中在“防灾”,而非“救灾”上面。而在改善本港的雨水排放防洪系统上,渠务署除了应尽快处理“水浸黑点”外,更应把局方一贯等其他部门或市民汇报才处理的被动角色变成主动。

台风艾云尼影响下暴雨导致不少工地水浸,图片为大雨后一天拍摄的一处元朗工地。
天鸽袭港期间,本港也有多处地方严重水浸。(资料图片/林若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