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旅游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自从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要树立“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后,建制派和官员响应声不绝于耳。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周二(21日)交代下半年盛事,同样分别提到要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

“无处不旅游”若然是指为旅客提供更多、更新、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那么香港过去不乏努力。这包括旅发局推广旧城中环、深水埗和西九龙独特的地道文化,包括以资助计划鼓励业界开发和推出更多具文化、古迹和绿色旅游元素的旅游路线和产品,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政策方向,也包括旅游业议会不久前举行的深度游行程设计比赛,选出“沿路山旮旯”、“深度﹒长洲”、“漫游香港唐楼故事”等六条得奖路线。

事实上,香港独特的历史文化、地道情怀向来“煞食”,是发展成“无处不旅游”的重要资产。就像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掀起热潮,根据黄伟纶所透露,政府亦正与电影制作单位商讨保留及展出部分厂景,让公众和旅客“打卡”。若能够重现昔日香港作为景点招徕,相信更有助香港落实“无处不旅游”。

规划景点无疑重要,但有时候旅游热点并不在规划之内,甚至令人意外。就好像坚弥地城新海旁的路牌,一些香港人不明所以,许多内地旅客却前往打卡。从正面角度看,这大概是“无处不旅游”的更高境界。一个路牌、一面墙壁,都能够吸引旅游专登前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香港又是否真的每个角落都值得游览?

想深一层,“无处不旅游”的挑战其实很大。这除了意味不能只得几个景点、展览馆或主题乐园,而且香港不能金玉其外,过几条街、另一个区却残旧不堪。今时今日,GPS定位在手即可以在城市随意探索,都非只跟随官方建议路线。今天走进大商场、到兰桂坊消遣,明天却可能走到上环旧区、深水埗唐楼,又或是屯门、元朗等社区。在那里,他们看到的香港又是怎样?是㓥房林立,熏黑了的华丰大厦?抑或密麻麻的公共屋邨,没有小店的沉闷社区?

基本上,我们无办法确保游客只看到香港亮丽的一面。他们在名店、高级餐厅享受到一流的服务,但同样可能走进小店、茶餐厅见识到“贴地”的香港。这不是推不推出全城礼貌运动的问题。须知道店员、侍应往往一更“直踩”多个小时,加上薪酬不高,经济压力大,试问谁还能笑脸迎人,“好声好气”?礼貌教育自小不乏,“今时今日咁嘅服务态度”说了廿年有多,为什么今天仍然有店员、侍应态度欠佳?

常说做人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城市同样如是。香港的城市发展是否平衡,旧区有没有得到更新,基层生活有没有得到改善,最终都会关乎到我们能否做到“无处不旅游”,旅客走到大街小巷是否都感受到香港人的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