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前瞻】拆解自力更生神话 折射政府肥库房、穷市民思维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最近“自力更生”成为政坛关键词,政府希望市民“自力更生”,少靠政府,提高劳动参与率,所以削减60至64岁长者的社福保障。周一(2月18日)有社福界立法会议员指斥“自力更生”是美丽修辞,政府先建构“综援养懒人”论述,把失业综援人士标签为私德有亏,借此削减综援金额;再新增自力更生计划,由专人指导如何改善自己,以迎合劳动市场的要求。
事实上,在本地脉络中谈及“自力更生”一词,多少总带有些狮子山精神的神话色彩。不过,回顾《狮子山下》广为传唱的70年代,当时正是麦理浩担任港督本地社会及福利政策大幅扩张的十年;而香港自1997年回归后历经曾荫权、梁锦松和唐英年三任财政司司长的首十年,在面对经济挑战时,却选择紧缩政府财政、削减公共开支以自保,同时告诉市民应该“自力更生”,以便政府全面建构“大市场、小政府”。今天香港面对社会民生的严重矛盾,论其根本实在不得不追溯到回归后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令香港走上歧途,至今市民深受其苦。

回归已二十年,与其又讲狮子山精神,何不谈谈未来?(资料图片)

政府忧虑市民“福利依赖” 并无现实根据
 
政府经常向市民灌输“福利依赖”观念,用以正当化削减福利的政策。但事实上政府统计处在去年11月发表的《2017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就指出在恒常现金政策介入后,该年非综援在职贫穷住户数目及贫穷人口仍高达138,800户及459,100人,约为整体贫穷率(14.7%)的一半。而综援金额自2007年即使基于社援指数不断调高,但整体综援个案及人数却不断下降,反映“福利依赖”的说法其实并无现实根据。
 
相反,香港社会真正面对的问题,在于明明有大批收入在贫穷线以下,又符合综援资格,但没有申请综援的贫穷人口。他们未能得到基本的社福保障,独自艰难奋斗。早前64岁临时演员刘何志露宿街头,猝死于尖沙咀么地道,就正是被掩盖在主流“自力更生”论述底下的黑暗与残酷一面。
 
他们不寻求政府援助,可能受资讯所限,也可能受制于综援附带的社会烙印,而产生的驱赶效应。有研究指出,对这批非综援在职贫穷人士来说,虽然他们同意综援是公民基本权利,社会亦有责任对有需要人士提供财政支援,但“谁是有需要”的资格问题,令他们对综援有所保留。

64岁临记刘何志露宿尖东长凳,猝死街头,引发社会关注贫穷及露宿问题。(资料图片)

反福利主义思潮须追溯至回归后经济危机
 
事实上,香港这种上至政府、下至民间的反福利主义思潮,当然不会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根据学者考证,诱发这股浪潮的主要因素,是亚洲金融风暴引致的经济泡沫爆破,当时股市大挫、在职贫穷浮现,不少公司宣布破产,导致回归后第二个财政年度(1998/99)即录得首个财政赤字。
 
面对这项政治经济危机,当时香港政府延续后麦理浩时代的做法,确立了“大市场、小政府”的管治模式。其背后反映的新自由主义观点,正是认为市场经济的兴衰属自然规律,在衰退时期市民不应怨天尤人,反而应该抱着自力更生的态度来面对逆境;同时认为社会福利的存在会打撃工作意欲、难以提升劳工生产力,甚至可能拖垮公共财政。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这项价值在今天已被许多港人视为理所当然,但这从来不是治理香港的唯一模式。在港督麦理浩(任期1971年11月至1982年4月)治下的70年代,当时虽然面临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但是其民生福利政策却反其道而行,包括与广东省政府达成“抵垒政策”的偷渡者移民安排,导致在1976至1980五年间,约有50万内地居民来港定居;同时开展各项公共及社会政策计划,包括推行九年免费教育、十年建屋计划、社会福利五年计划、医疗服务扩展以及筹建集体运输等等。
 
今天我们经常用以诠释“自力更生”的《狮子山下》一曲,其传唱的历史背景正是麦理浩治下社会及福利政策扩张的70年代;而回归之后的香港政府却是在面对财赤,朝民生政策开刀时鼓励市民“自力更生”,尤显讽刺。

第25任港督麦理浩于在任期间推行了大量改善大众生活环境的施政,包括计划新市镇、推出公营房屋及推行九年免费教育等福利政策(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以财赤为借口 确立“大市场、小政府”架构
 
在曾荫权、梁锦松和唐英年先后担任财政司司长的回归后前十年(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香港经济面临亚洲金融风暴和沙士等挑战,而政府又选择在这关键十年让香港走上“大市场、小政府”的不归路,包括在1999年推出公务员退休方案,以及在2000/01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宣布“自愿退休计划”,政府鼓励五十九个有“冗员”的职级提早退休。更带头剥削劳工,在1999年2月公布的检讨公屋房屋管理文件,透过外判、私营化、合约制等方法削减长期职位。
 
耐人寻味的是,最近政府为增加长者劳动人口参与率,又开始延后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甚至透过削减社会福利驱赶长者投入劳动市场。政府只懂得跟随表面财政让政策左摇右摆,根本缺乏对本地劳动市场作长远规划的承担,只关心政府财政的“自力更生”,而放任劳工在不断恶化的劳动条件下“自食其力”。

在2003/04年度财政预算案当中,更反映政府往往只是以“财赤”作为借口,其根本目的却是卸走政府在公共领域的责任,为库房保驾护航。该年度政府诚然录得较预期严重的财政赤字,但政府一方面声称香港经济趋势向好,包括2002年经济实质增长2.3%,较2001年0.6%显著回升;又估计2003至2007年经济趋势实质增长每年为3%,通缩亦慢慢改善。然而,这时“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已经被擡高到“特区政府在管治哲学上的纲领”的地位。
 
该年度政府削减公共开支的政策包括减少公务员编制10%,推出第二轮自愿退休计划及暂停招聘公务员;公务员在未来两年分两阶段减薪6%;以及将社会保障援助金下调11%。在2004/05年度唐英年首份财政预算案当中,香港经济情况进一步改善,指出“沙士过后,本港经济出现V型反弹”,经济增长亦较预期好,例如2003年经济实质增长3.3%,展望2004年实质增长6%,预测中期经济名义趋势增长4.5%,并成功在翌年转亏为盈。但即便如此,政府仍然贯彻逐步削减公共开支,“决心”在2008/09年度前达到削减接近一成的目标。
 
而自曾俊华在2007年接任财政司司长迄2017年卸任的长达十年任期内,香港虽再无财赤,但理财原则只变本加厉地保驾库房,令财政储备持续膨胀。在此种思维下,早前因收紧长者综援,及近期揭发综援补助金及特别津贴被市场抛甩的问题,都绝不止是林郑宣称的执行细节问题,而是政府过去二十多年错误的政策方向引导社会走上歧途,远较一些空中楼阁的倡议如“港独”,对市民造成的实质伤害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