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 ‧ 观点】习近平的一席话 值得林郑深思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在宣读政治报告时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这句话值得香港官员深思。事实上,习近平在今年七月一日访港期间,就曾言香港的房屋问题“比较突出”,这多少显示其对梁振英的房屋政策并不满意。今届政府必须反思去届政府的不足,让市民得以安居。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出报告。(新华社)

雄安新区试行政府主导建房 港府仍受制于地产商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让房屋回归使用价值。自去年3月以来,内地已有达 60 个城市推出楼市调控措施,其政策由“限购、限货”加强到“限价、限售、限商”。举例说,雄安新区保定新地的住房不但限价,而且规定 10 年内不得转售,当地的工资标准更参照北京,回应社会安居乐业的需求。这些政策对于香港人来说或许过于激进,然而,这亦反映内地政府为解决问题,不惜建立新的政治常态。

另一边厢,林郑月娥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交出来的房屋政策却是令人失望。报告除了未有订立降低楼价、增建公屋的目标外,其推出的公营房屋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公屋轮候册上逾27万户的需求,其一再强调置业主导,也未能够回应市民以廉价租住房屋的诉求。林郑月娥在房屋政策仍小修小补,表面上源于土地供应不足,然而,地产商手上囤积大量农地,政府本可以据《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建房,林郑月娥却将这把尚方宝剑束之高阁。

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房屋不是用来炒。﹙视觉中国﹚

官商合作、勾结本可区分 林郑不应蒙混过关

民间对官商勾结的指摘,并非无的放矢,许仕仁案就是个中显例。可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面对民间质疑,却形容这种说法“不良”,“令不同的主事官员均有担心”。诚然,港府需要商界发展产业,两者合作本非坏事,但港府必须防范政商过从甚密。

林郑月娥强调会在兴建基础配套时,会提高商讨过程的透明度。但这远远不够,政府必须要改弦易辙,断绝过往陋习,例如要再收紧官员离职退休转职商界的限制,杜绝延后利益。再次,现时林郑月娥主张以公私营合作的方式发展港人首置上车盘,惟补地价的制度并不透明,往往惹来官商勾结的质疑,若然林郑月娥认为这种发展方式正确,何以一直不厘清补地价机制,让公众得悉地产商在项目中收获多少利益?

林郑月娥固非贪图小利的官员,然而,这并不代表她对政商关系的理解正确。在施政报告中,林郑月娥提及“特区政府一向是小规模政府,历来都是依靠商界推动发展”,也就是将政府在社会的主导地位拱手相让。无可否认,过去殖民地政府有官商共治的传统,然而,这种学者称之为“勾结共谋”的管治方式,却带来了种种积弊。

特首林郑月娥强调政府“完全没有放弃对于基层家庭住房的需要”,对与商界合作动辄被扣上“官商勾结”帽子感到担心,认为要扭转风气。(李泽彤摄)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实为中港人民期盼

事实上,内地已然对政商关系有所警惕,在十八大以来,政府不断抽出涉贪官员,另一边厢,习近平在去年3月全国政协一个联组会议发表讲话,以“亲”、“清”二字定义新型政商关系。亲者,是指官员“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民营企业家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

比起“亲”,更关键的是“清”,也就是官员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民营企业家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内地最近更订立了“政商关系29条”,其并不否认商界推动社会发展的角色,但同时也进一步厘清了商界角色。

林郑月娥固然不需要将内地政策搬字过纸,惟这或多或少能够给她一点启示。尤其是房屋问题已是燃眉之急,试问有那一个为政者不渴望人民安居乐业?政府必须要当机立断,改变一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