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独家】政府地图揭四幅港地疑落深圳 地主鸣冤 地署拒确认
港深边界再现争议!继早前揭发边境惊现“随意门”、港官地遭霸占,《香港01》再发现即将启用的莲塘香园围新口岸东面,有四幅私人农地疑落入深圳。
港府地理资讯地图显示,涉事农地横跨港深边界深圳河,而航空图片显示,农地疑于80年代后期被剔出香港。业主两度向北区地政处求助,处方均拒绝确认农地位置。
地政总署发言人未确认农地是否仍属香港,又指早年航空图片“可能是有手民之误”。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港府有责任厘清边界,如有土地损失,须与深圳政府商讨赔偿。
香园围新口岸东面 6500呎港注册农地疑落入深圳
莲塘香园围口岸最快本月底启用。记者于港府地理资讯地图发现,新口岸以东约一公里的打鼓岭白虎山一带,有四幅总面积约12,000呎的私人农地横跨深圳河,当中逾6,500呎落入深圳(即深圳河中线以北),与深圳罗湖区大型屋苑“港莲一村”部分范围重叠。
四幅农地均在港注册,《香港01》根据查册资料找到其中两幅地的业主叶先生。他称农地由太公留下,近年查阅地图才发现部分被剔出香港,“我爸的年代、1950年代还在耕种,接着(港府)修建了(边境)铁丝网,人进不去,就荒废了”。
叶先生分别于2018年4月及2019年3月两度到北区地政处求助,但处方拒绝协助他确认农地现时是否在香港(见另稿)。
1905年官契注明属稻田 80年代航空图被剔出香港
涉事农地的地段编号,分别为丈量约份第80段457、458、459号及461号。记者翻查1905年集体官契,发现四幅地当时登记的面积分别为由0.03亩(1,306呎)至0.12亩(5,227呎)不等,注明属稻田,而其中三幅属莲麻坑村。
1945年港府航空图片,显示农地在香港。港英政府曾于60年代修筑边境围栏,当时亦无收回涉事农地。不过,1986年至1991年的地政总署航空图片,却显示打鼓岭白虎山合共逾40万呎原本属于香港的土地被涂白,四幅涉事农地疑自此落入深圳。
记者邀请测量师学会土地测量组副主席黄耀祖协助,分析不同时期的港府地图,他确定四幅农地原位于深圳河以南,属香港范围,不过现时“搭正在深圳河上面,而且是香港边境铁丝网以外,在好尴尬的位置”,不清楚归深圳抑或香港管理。
解密档案揭白虎山边界线争议
记者翻查回归前的公开资料,未发现港英政府公布有土地落入深圳的纪录,不过在历史档案馆找到三份归类为“机密(Confidential)”的港府解密档案,提及80年代发现涉事农地附近一段深圳河道北移,中、英两国对边界线有分歧。
文件提及,港府发现白虎山附近的深圳河道北移后,政府内部讨论应否改以1981年的河道为新边界线,惟恐引起与中国政府争端,港府并曾征询法律意见。最后一份文件显示,时任保安司指英国外交部同意以1905年的旧河道为界,并着手修改政府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1905年的集体官契,四幅涉事农地均属于香港。港英政府以1905年旧河道为界,涉事农地却被剔出香港,个中原因为何?记者并未在解密文件中找到答案。
地政总署:涂白地段或属手民之误
回归至今,特区政府亦未曾处理这些农地的业权问题。2011年,港府因边境铁网改造二期工程,在梧桐河至莲麻坑段征收8.4万呎私人农地,包括两个附近地段,唯独无处理涉事农地。
《香港01》向地政总署查询,发言人回应指涉事地段是否一直在香港范围之外,精细的土地测量,不能纯粹以地图产品作判断。在此之前,亦不应作任何假设。
署方又指,不论过去的历史为何,1997年7月1日以后香港特区的区域界线,应依据国务院令的表述。根据署方纪录,涉事地段附近的界线至今无变动,因此地段是否位于香港,理应反映国务院令生效当天的情况,而有关情况至今没有改变。
至于早年的航空图片将涉事地段涂白,署方指涂白过程用人手处理,“过往在过程中可能有手民之误”,署方正检视涂白处理的程序,尽可能避免因出现错误而产生误会。
涂谨申:需查香港土地损失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前副主席涂谨申认为,边境划界是政府行为,“地本来是你的,突然划了条(边界)线,变成不是你的,那就要两个政府商讨”。他建议当局全面翻查政府纪录,检查香港有无其他土地损失,并与深圳商讨赔偿,“如果无(纪录)就是疏忽”。
测量师:可用另一土地补偿
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赖宝珍分析,很多国家和地区均以河为界,因河道变化引起的边界争议多不胜数,“连World Court(国际法庭)都处理不了”。她认为,解决该类问题必须由双方政府商谈,寻求共识。
黄耀祖则指出,该四个涉事地段现处尴尬位置,业主权利或已较难申索,认为港府可用“missing lot(失图据地段)”的机制解决。根据该机制,当无法确立一地段具体位置时,政府可考虑以相同面积的同区土地作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