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三中全会精神启示:香港需要什么样的改革?

撰文: 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专栏|寰海明察

随著《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发布,香港不仅要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更要明确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香港责任”与“香港贡献”。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香港需要的不是颠覆性的剧烈变革,或者结构性改革,而是基于现有优势与基础的改良型改革,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颠覆性改革或结构性改革虽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其高风险、高投入较高的不确定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可能还会改革失败,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即使改革成功,长期效果未必如预期,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相比之下,改良型改革则更加注重在现有框架内进行优化、调整和创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对于香港而言,这一路径选择尤为关键。

首先,“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为香港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国际竞争优势,任何改革都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治理效能,而非动摇这一根本。

其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许多颠覆性科技或模式在初期往往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和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其改革应更加注重实效性和长远性,通过改良型改革不断巩固和提升现有优势,同时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一,香港应继续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通过支持金融科技创新,搭建开放的金融科技平台,推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化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落户香港,提升香港的全球金融辐射力。此外,绿色金融的推广也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融资需求,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其二,香港应加快推动港口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内地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共享政策红利和资源,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化跨境物流和通关服务。通过建立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提升物流管理和协同效率,支持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的竞争力。

其三,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香港应进一步优化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更加便利的签证和居留许可,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于此。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高水平教育和科研平台,提升本地人才的竞争力。此外,还应关注“中熟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通过改革教育体系、科研资助机制和创新创业环境等,激发本土创新活力,形成人才与创新的良性循环。

其四,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香港应抓住这一机遇,深化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强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通过改良型改革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此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改良型改革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关注社会民生领域。香港应通过改良型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强民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包括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就业援助等措施,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香港应以改良型改革为主旋律,兼顾颠覆性探索。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治理效能、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等措施,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地位;同时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关注社会民生领域提升民众福祉。以此推动香港由治及兴,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