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当特区政府成为了“提款机”
在经济不景气下,香港有部分机构和市民将香港特区政府视为“提款机”。这一做法固然有其用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坏处。其用处在于借助特区政府的财政支持,短期内可以缓解经济压力,帮助机构和市民渡过难关,维持社会稳定;但坏处是这种依赖很可能导致特区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机构和市民自力更生的动力减弱,长期来看并不利于香港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部分机构和市民之所以将特区政府当作“提款机”,相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特区政府掌握大量的财政资源和公共资产,在经济困难时期,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民众期望政府加大公共支出,提供更多社会保障和救助措施。其次,市民压力和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也迫使特区政府采取各种救助措施以维持社会稳定。最后,民众对政府财政状况和政策复杂性缺乏全面了解,容易认为特区政府有能力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具体表现来看,市民将政府视为“提款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不景下,特区政府“爱民心切”,出台各种经济刺激计划和援助措施,如现金补贴、减税、增加社会福利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机构和市民视为“套利”的机会。一些机构和市民可能会滥用政府的救助措施,将其视为一种福利而非临时性的帮助。他们可能会故意夸大自己的经济困难,从而获取更多政府补贴。同时,机构和市民在面临市场冲击时,较以往更加依赖政府的支持和补贴,而忽视了自身创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此外,特区政府某些政策设计上的漏洞也较容易被滥用或不当利用,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人也能获得补贴。香港文化中的“水鱼”心态,以及部分市民的“占便宜”心理,也促使有些机构和市民在经济困难时,更愿意尝试从政府获取利益。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解释为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在经济困难时,个体面临类似囚徒困境的决策环境,选择不申请政府援助可能被视为劣势策略,尤其是当其他人都在申请时。
然而,将政府当作“提款机”有许多负面影响。首先,财政负担加重,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增加和预算赤字,削弱未来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其次,长期依赖政府援助可能导致机构和市民失去自我提升和自力更生的动力,且容易形成依赖性和懒惰,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再次,容易出现资源错配严重问题,如果特区政府援助的分配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昂,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最后,过度的政府援助可能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增加社会不平等,长期来看,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结构失衡。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把政府当作“提款机”一定是坏事。在经济困难时期,政府的及时介入确实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公众利益的。短期内,政府的财政支持确实能缓解经济压力,维持社会稳定,但长期来看,依赖政府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鼓励机构和市民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和发展,而不是依赖政府的援助。
对特区政府而言,在设计和实施援助政策时,政府需要在满足机构和市民需求与维护财政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健康的社会应当在政府与市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特区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而市民则通过自身努力和市场参与来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只有这样,香港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