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香港应否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撰文: 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专栏|寰海明察

在近日香港某电台的节目中,关于香港经济发展新路径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在节目中明确指出,尽管香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但其发展同样不应忽视“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通过构建香港的“快乐经济”,增强港人的快乐感与富足感,进而推动香港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

鉴于节目播出之后,引发不少回响和讨论,故笔者撰文继续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共同富裕”并非指同等富裕或同时富裕,中央政府所强调的共同富裕,也非均富主义。其核心在于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民众公平享有发展的机会,畅通向上流动的渠道,从而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并非内地独有的发展理念,对于资本主义体系下的香港而言,笔者相信同样具有深远意义。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香港有必要将“破除利益固化藩篱、限制为富不仁、扩大中产、提升贫困群体”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快乐、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回顾过去40年,香港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辉煌背后却隐藏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笔者的研究团队曾分析过去40年香港的相关数据,发现市民收入与楼租虽有上涨,但幅度远不及楼价、股价等资产价格的暴涨,后者增长幅度高达20倍或以上。这些数据揭示了在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生产要素中,资本要素已占据主导地位,并呈现持续攀升的趋势。

究其根源,是香港政府过去40年对资本给予了高度友善的环境,包括免征资产增值税、遗产税等,这虽促进了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也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无节制上涨,使得无产市民难以承受高昂的资产价格,中产阶级也面临滑落至中下阶层的困境,向上流动的机会日益减少。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资本的极度友善既是香港成功的关键,也是其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源。面对既要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又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需寻找一种平衡之道。简单的“劫富济贫”并不可取,因可能引发资本外流,损害经济基础。

笔者的研究还发现,香港社会还存在利益固化严重的现象:部分人在奋力奔跑的同时,却不忘设置障碍,阻碍他人前行。这加剧了社会不公与不满,侵蚀了港人的快乐感。因此,打造香港的“快乐经济”,关键在于破除利益固化藩篱,营造一个公平、包容、共享的发展环境,让每位港人都能感受到进步与希望。推动香港向共同富裕方向发展,并不意味著实行均富政策,而是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障市民的公平发展机会和向上流动的渠道。

具体而言,香港特区政府可考虑加强行政主导,改变“小政府、大市场”的传统思维。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底层市民的保障和福利制度,集中力量帮助社会最需扶助的群体,并加强高等教育,拓宽产业光谱,特别是推动创新及科技产业发展,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出路。另一方面,实施“扩大有产化”政策,鼓励无产市民拥有资产,中产阶级增加资产,富裕阶层合理增值,推动整个社会像乘坐自动电梯一样整体向上移动,形成一个共同提升的社会环境。

香港的未来发展,在于不断探索和实践共同富裕之路。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香港不仅能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市民的快乐感,还能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此过程中,香港特区政府亟需发挥行政主导的关键作用,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唯有如此,香港方能成为“快乐之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