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韵僖|免费网上调解服务 新思维解决楼宇渗漏争议
香港有不少民生问题,缠扰市民多时,辗转寻求多方协助却难以解决,楼宇漏水或渗水问题是其中之一,多层式大厦的问题尤其严重,一旦业主或住户发现漏水或渗水情况,要求邻居协助解决时,大多数抱著不合作态度,政府虽已特设专门的“联合办事处”处理,但调查往往需花上数个月时间,期间若单位渗漏问题严重,涉事的业主或住户均会苦不堪言。在资讯科技发达的年代,是时候以新思维方式找出解决方案。
香港不少楼宇及大型屋苑建于70至80年代,随著楼龄增加,楼宇和设施破损、老化或缺乏维修,加上单位转让后需要重新装修等,引发楼宇渗漏问题愈来愈多,由于渗漏问题可能涉及多方面环节,业主要处理及追究责任甚为艰难,2006年政府成立由食物环境卫生署和屋宇署合组的“联合办事处”(俗称“渗水办”)专门处理问题,透过法例赋予的权力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配合有关业主或住户的合作,以一站式及有系统的测试方法,尝试找出渗水的源头,再饬令有关业主进行维修。
根据“渗水办”数字显示,过去5年平均每年接获逾4万宗涉及单位渗漏的投诉(详细数据见表),成功找出渗水源头并完成调查的个案数目,平均每年约有5,800宗,占整体投诉约14.5%,“渗水办”向当中大部分个案发出“妨扰事故通知”、或由法庭发出“妨扰事故命令”,但每年平均约有480宗个案,因不同的原因没有获发出“妨扰事故通知”、或由法庭发出“妨扰事故命令”,此等个案,正正是可使用新思维方式寻求解决方法的个案。
调解服务已成为国际大趋势,国家“十四五”规划把香港定位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加上国际调解院总部将落户香港,香港的调解服务已发展成熟,而“十四五规划”强调“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培育规范的资料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的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
于2023年底启用的非牟利机构“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eBRAM)交易促成平台,是法律界利用现代科技提供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先驱,为业界提供安全稳妥及可负担的资料储存服务,中心获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香港大律师公会及香港律师会支持而成立。
备受楼宇渗漏困扰的市民,当然希望急于解决问题,但“渗水办”跟进个案需时,苦主要急也急不来,若“渗水办”调查后确认渗漏源头后,源头一方不愿解决问题时,苦主可透过法律渠道寻求解决,但要以入禀方式告上法庭追讨赔偿,事前需作出调查收集证据,找专家证人,向法庭举证对方存在疏忽、或违反公契,再等待法庭判决、发出禁制令,期间需花上大量时间、金钱,可说是既费时又失事,以全新的网上调解方式处理争议,可说是成本低、效率高的解决问题方法。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将与义务工作发展局以及“渗水办”合作,推出免费的“渗漏纠纷网上调解服务”,由致力推动优质义工服务、以缔造关怀社会的义务工作发展局,招募配对有心服务社会的专业调解员义工,向由“渗水办”转介、已确定渗漏源头而双方又愿意解决争议的投诉个案,利用“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的网上法律平台,提供免费的调解服务,处理的赔偿金额不超过一百万元,务求双方以心平气和的方式,用最简单、便宜、及省时的方法解决争议,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调解服务透过网上处理,在时间及地点上均非常灵活,切合繁忙都市人的需求。
免费的“渗漏纠纷网上调解服务”属全新尝试,相信能对解决楼宇渗漏争议起著创新性的解决作用,服务将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推行,若然成效理想,希望获“渗水办”支持,大力推动以调解方式解决楼宇渗漏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若能以创新方式、结合民间力量解决民生问题,市民安居乐业,幸福感定必提升,事实上,网上调解服务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楼宇渗漏争议外,也可处理租务争议、小额钱债争议、以至消费或诽谤争议等等,相信随著市民对调解服务的认识加深,加上网上服务的推展,相信会有愈来愈多市民用以解决不同的争议问题。
作者彭韵僖律师是义务工作发展局主席、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成员、香港律师会前会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