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宇识条铁|山泥倾泻的警钟:宝珊隧道的历史与见证

撰文: 张欣宇
出版:更新:

张欣宇专栏|欣宇识条铁

宝珊排水隧道是香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点,不仅因为它的建设代表著地下水位调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更因为它是港人面对自然灾害敬之、畏之并克服之的象征。最近,笔者有幸应土木工程拓展处土力工程处邀请,参访位于半山的宝珊排水隧道兼山泥倾泻科技展学馆。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自然教育的体验。

走进展学馆,看到的是一个与今日安全环境截然不同的香港。很难想像,山泥倾泻在六七十年代是造成香港最多人命伤亡的灾难。1966年6月12日,暴雨酿成61人死29伤48失踪,时任港英政府助理教育司在泥石流中全家罹难;1972年6月18日,史称香港“六一八雨灾”,秀茂坪和宝珊道发生严重山泥倾泻事故,夺走了156条无辜的生命;1976年8月,秀茂坪再发生山泥倾泻,致使18人死亡,一位居于寮屋区的基层母亲在灾难中丧失了五名年幼儿女。当年如此种种痛苦与无助不胜枚举,铭记这些惨案不仅是为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更是为汲取教训、化悲痛为力量,用行动避免悲剧重演。

肩负著这样的使命,土力工程处在1977年正式成立。八十年代,土力工程处在宝珊地段安装横向排水管以降低地下水位,成为宝珊排水隧道的前身。及至2000年代初,土力工程处设计出一个创新而可持续的地下水位调控系统,即为“宝珊排水隧道”,包含两条排水隧道和172条排水斜管,并配有自动实时地下水监测系统,极大提高了香港对于山泥倾泻的防范能力。

宝珊排水隧道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在当时是世界首创,亦代表香港的斜坡安全管理已逐渐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今时今日,全球许多地区,包括很多发达国家,山泥倾泻造成的大面积伤亡事件仍时有发生,随著极端天气常态化,相应风险更加严峻。然而在依山而建的香港,由于坚实的防范措施和先进的技术,市民仍能享有相对安心安全的生活环境。2023年世纪黑雨,日雨量是当年“六一八雨灾”宝珊惨剧的三倍,但如过去一般的大规模伤亡已不再出现;今年5月的将军澳特大暴雨,一小时内降雨量便超过140毫米(宝珊惨剧三日降雨653毫米),亦幸无人伤亡。如今我们对这一切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人觉得在恶劣天气观潮、行山也不在话下,但在这背后,是曾经多少家庭破碎的痛定思痛,是数代岩土工程师历经几十年的努力,宝珊排水隧道的存在提醒我们,历史不可忘,敬畏之心不可无。

工程不只是技术的应用,更承载著对生命的尊重。宝珊排水隧道的建造不只是一项工程项目,更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和对未来的一份承诺。面对自然的力量,人类需要的除了敬畏,还有理性的应对和不懈的努力。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教训,也不能停止对未来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的追求。这是对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生命的最佳纪念,也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承诺。

作者张欣宇是立法会(新界北)议员、香港及英国特许工程师、香港新方向成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