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TOPO MTN Racer 2硬砌麦径16小时 极恶考验平反一个劣评
观乎各大网上山系专页,不难发现,本地山友对TOPO这个美国新晋越野品牌的兴趣愈来愈大。最新一代MTN Racer 2近期推出后,或许不少人都跃跃欲试吧,不时见到山友查询相关鞋款的著用感。然而,不知是幸是不幸,原来这款TOPO的旗舰级越野跑鞋在香港的上架日期,比美国本土还要早,网上的实测资料实在不多,当下希望了解这款山鞋,只有亲身体验最直接。
上周末,适逢我跟友人约好了参加“逆走100虚拟越野跑”的51公里半程赛,又刚好接过到品牌提供的TOPO MTN Racer 2。坊间一直评价TOPO山鞋“耐用度不足”,但我过去穿两款Ultraventure后,感觉不如网上评论般差,于是灵机一触。不如就趁今次机会,以半百公里“地狱级”测试。以“生命作赌注”般,看看这款TOPO旗舰越野跑鞋是否如此不堪一击吧?
文、图:楚户三
测试鞋款:TOPO MTN Racer 2(按图放大)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行山前先睇路线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订阅01体育Youtube频道,了解更多行山及体坛资讯🏃🏾♀
测试路线:“逆走100虚拟越野跑”的51公里半程赛,从慈云山道休憩处出发,由沙田坳道上狮子亭,经历茅坪、昂平、水浪窝、企岭下、鸡公山、北潭坳、赤径、西湾村、西湾山、浪茄、万宜水库东坝,最后以北潭涌为终点,全长约51公里。路途上踏遍水泥路、石级、砂泥路、沙滩、乱石等地表。走过部分路段时,体能已严重消耗,更要依赖鞋的性能辅助。疲倦的身体拖著脚步走过乱石、沙泥斜坡、湿滑硬地等,抓地、保护性能的要求更重要,绝对是历次TOPO山鞋测试中,最严峻、彻底的一次。
鞋款简介
MTN Racer是TOPO品牌旗下的旗舰越野跑鞋,国际权威跑步杂志《Runner's World》评价这个鞋款时形容,当各位山友穿过MTN Racer攀爬、跑越、体验所有越野跑的条件后,脑海中大概都会想起“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这首英文老歌,以示对这个系列的性能认可。今次MTN Racer 2,顾名思义就是系列的第二代,品牌方面自然不敢怠慢,尽将手头上最顶尖的配置,投放在鞋子各个细节设计上。
最明显莫过于其中底的物料配置。作为一双跑鞋的“灵魂”,TOPO为MTN Racer 2更新配用了3层的ZipFoam中底,比一般EVA中底的缓震表现更好,柔软、轻巧,每一步却又有“弹弹吓”的脚感,走在登山前的都市道路上已很明显。鞋子的后跟厚达30毫米,前掌亦有25毫米,跟Ultraventure一样,采用5毫米的掌跟差比例。按照掌跟差愈大、缓震度通常愈高的跑鞋规律来看,鞋子不会有“前推”提速感,而在缓震与触地的脚感中取得平衡,务求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安稳迈进。为了这种对于山路反应的要求,品牌甚至抽走山鞋中底常见挡岩板,只为令脚掌的抓地感更直接,绝对是TOPO的造鞋风格。
“倾情”实测,走过不同地表(按图放大)
此外,身为前Vibram总裁的TOPO主理人Tony Post,对于前东家的物料自然格外有心得,于是在今回MTN Racer 2的配置上,亦采用了顶配的Vibram Megagrip,也就是跟人气山鞋HOKA ONE ONE Speedgoat 4所采用的物料完全相同,抓地表现毫无分别,单单计底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现代顶级山鞋的配置。
经常看到有山友称TOPO的强度不足,因而有不够耐用之嫌。事实上,MTN Racer 2鞋子主要采用Engineered Mesh制作,除了鞋跟两侧的TPU部件,以及鞋头位置基本加固的塑料,并没有太多针对性的强化配置,优点却令鞋身仅重284克。走过十数小时、逾五十公里无间断的山径,连番又磨又擦后,是否足够令鞋体与脚掌“玉石俱焚”呢?事实如何,容后再述。
总括而言,MTN Racer 2完全是典型的TOPO出品,厚底、抓地、轻巧外,鞋头的宽掌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单看这些数据,已清楚了解到其品牌顶配的定位,如果之前未有试过这个品牌的出品,以它作为初认识TOPO的鞋款,实在是个不错的选项。
细看TOPO MTN Racer 2 各部分设计(按图放大)
试后感
穿新鞋上山,绝对是“玩命”行为,因此在我上周出发逆走前几天,特意穿上MTN Racer 2,用来日常出门,务求令脚掌尽早适应,却感觉其实并不太需要“开鞋”。首先,鞋筒的物料处理得宜,不“刮脚”。后来起了几个水泡,已是走了50公里路程后的事,跟脚掌是否适应新鞋等等都没有关系。反而当脚掌穿入鞋体的一刻起,3层ZipFoam中底的回弹力已非常明显,无论在日常的水泥路,还是上山后的乱石泥路,回弹的感觉都非常一致,脚下那30毫米的中底就是缓震的保证,这方面不用担心。
唯独是前面提到鞋子为了增加抓地时的脚感,抽走了山鞋中底常见挡岩板,好处是脚掌感觉地表的触感更直接,从而作出更准确和灵活的反应。坏处就是阻隔地表尖锐硬物的部件,就只有25至30毫米的中底本身。如果应用在普通合家欢郊游径,以至介乎人工与自然间的手作步道,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我在体能下降时,走过鸡公山一带满布石块的上下坡,情况就不同了。
事实上,鸡公山一带可说是我今次测试MTN Racer 2的主要场地,原因是当走了一个半马的距离后,肌肉开始“唔听话”,同时又要应付满布石块的道路,再难做到每一步都准确稳妥,正是最考验鞋子能耐的时候。诚然,MTN Racer 2的保护性能较低,在超长距离的高强度测试下,确实表露无遗。30毫米的中底其实依然不足够阻隔地表硬物,例如我在鸡公山好几次不慎踩上了较尖锐的石块上时,石块凸起位置足够“穿透”外底与中底,令脚掌都出现刺痛感。鞋面的Engineered Mesh轻巧透气,毫不焗促,但仅作少量基本的加固塑料包裹,还是会出现碰撞的风险。又试过好几次,脚掌踩上倾侧的石块上,脚掌连贯地压向旁边凸出的石块边缘,石块立即陷进脚掌和趾头上,痛得我叫出来,甚至需要稍稍停步。
当然吧,所谓“七孔流血还七孔流血,死还死,两样嘢嚟嘅”。鞋子对保护性能的著墨不多,的确会有一定隐忧,但从来选择鞋子,除了鞋子的性能本身针对了什么环境、状态,著用者本身的水平和穿著习惯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加强保护不难,代价可能就是牺牲了灵活,这情况对某些山友来说,优点亦可能变成另一种缺点。
劫后余生(按图放大)
我说穿上MTN Racer 2在鸡公山上不时撞到脚掌,一定程度上亦跟我的水平和经验都不足多少有关,但最起码,我遇上的都是“硬痛”,痛一会就没事了,鞋子各部件跟脚掌一样,完成半程麦径逆走后依然安然无缺。更直接的比较,是我曾试过穿HOKA ONE ONE Speedgoat 3登蚺蛇尖后,鞋头外底跟鞋身已被石块𠝹得轻微分离。但是MTN Racer 2经历了16小时在石块间的磨擦,却连一点点鞋身、外底磨蚀、甩胶的情况都没有。而且在整个行程中,经历过多种地表与肌肉控制下降等情况之下,竟然一次打滑都未出现过,连满布浮沙碎石的下坡路都没有,令我惊讶。阔脚掌增加抓地面的设计与Vibram Megagrip之间的配合,实在恰到好处。
总括而言,经过今次逆走之行的测试后,TOPO强度不足之说的疑问,在我脑海中可说一扫而空。综合评分依然很高,不负品牌旗舰山鞋的期许。可惜的是,购买一款好山鞋,并不会随鞋赠送好技术,MTN Racer 2的确有它不足的盲点。然而,鞋子作为一种工具,当这些盲点可透过自身提升技术而更充分掌控,其实还可纯粹简单归纳成设计上的不足吗?
其他山鞋测试:
行山|TOPO Ultraventure2换料制厚底 经典跑感竟像这热门品牌
行山|实测KEEN Explore登山鞋 体验越野跑鞋难比拟的肌力支撑
行山|用尽adidas TERREX Two Ultra回弹特性 开鞋充足方见能耐
行山|抓地性能佳落斜不用怕 实测当代Timberland的山野科技
登山鞋性能评分:(按图放大)
跟人行山,出发前不要只问“难度几多粒星”,要识问这8条问题:
咖哩山向你推介行山装备贴士,立即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