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跑记】除跑步和体能教练外 运动心理都有得读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想在现实社会生存,可选择放弃,或选择强化自己”。
社会就是现实,不会停下来等你。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只要你安于现状,或甘愿跟不上步伐。
强化自己,的确要绞尽脑汁。

早前探讨过有什么途径修读长跑教练和越野跑课程,过程中得着甚多,更已报读其中一个长跑教练课程。今次想再谈相关话题,但内容由身体技能转为“谈心”,因为这次是关于运动心理的教练课程。

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其实泛指技术、功是体能和心肺功能。同样道理,跑步只练跑姿,不会跑得快和远,所有大家练跑都不忘练体能。除了技术和体能,心理质素都很影响运动表现。例如起跑时总觉得身旁的跑手很利害、已跑过路段配速不佳和天气不似预期等。大家都知道这些是不可控因素,但还是被它们影响构成压力和焦虑。

相关文章

【01跑记】教跑步唔止要识跑步 考取教练牌全攻略
【01跑记】由跑者演变成教练 何处修读长跑教练课程?
【01跑记】当越野跑教练要考牌吗? 原来有高手开班授徒

ASPPA会长翁健辉(左)与郑丽莎(右)。(ASPPA Facebook 图片)

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泛指技术,功是体能和心肺功能。同样道理,跑步只练跑姿,不会跑得更快更远,所以大家练跑都不忘练体能。不过,除了技术和体能,心理质素都大大影响运动表现,例如起跑时总觉得身旁的跑手很厉害、或因为配速不佳而感困扰、担忧天气不似预期等。大家都知道这些因素难以控制,但还是因此有压力。

良好心理质素有助发挥应有水准。据运动心理专家翁健辉所述,“心理质素、技术和体能都是一样,要有常规操练才会改进,也就是‘Change cannot happen overnight’”。不过,有别于技术和体能训练,香港改进运动心理质素的课程或支援不算普及。我上网搜寻一轮,发现“香港运动心理学会”和“亚洲运动心理专业联会”举办相关课程。

香港运动心理学会(HKSSEP)

这学会十多年前由一批本港的运动心理学专家、心理学家及相关学者建立。现今由体院任职体院高级运动心理副主任的李轩宇担任主席,另外4名干事都在大学任教相关科目,学会让同业有平台沟通及发展。学会举办各种讲座、工作坊和课程,目的是公众得到教育和资讯。最近期课程是“实用运动心理学”。课程分3个阶段,包括专心程度和集中力、案例研究、惊醒度和压力管理等,让学员懂得应付伤愈复出及体重起伏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提升自信心。

亚洲运动心理专业联会(ASPPA)

同样有讲座、短期课程和工作坊,包括运动心理教练课程,也就是毕业后拥有运动心理教练资格。修读运动心理教练课程,与学习体适能和体能教练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要留意,当中修读的科目极多。跑手要修读4个主题科目(每个18小时),再经30小时实习,才有机会获取资历。修读内容很广,例如运动中意识与潜意识状态管理、心理肌肉常规锻练方法,我对内容认识不深,未能评价,只知道不少跑手都曾修读。

外号“山地兴”的陈振兴近年主要提携后辈。(资料图片)

我搜寻上述资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自知心理质素不佳,其二我也指导同门拳击,对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抱学习心态。当我读毕长跑教练课程后,或会考虑攻读以上课程。

Facebook专页 : 卖文说跑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

跑记日常

与朋友出席新鞋发布活动。(区嘉俊提供)
上周日的在5公里跑步活动。(区嘉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