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淡马锡”规模达620亿元 成立初期获金管局支援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内提及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视为设立“港版淡马锡”,其规模更达620亿元。透过成立香港投资管理公司,进一步运用财政储备促进产业及经济发展。
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回应有关具体操作的查询时表示,投资管理公司预计随业务发展会逐步创建其管理团队,在此之前,金管局会在公司成立初期向其提供投资、后勤和营运方面的支援。
他亦指出,《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会归一管理“香港增长组合”(220亿元)、“大湾区投资基金”(50亿元)、“策略性创科基金”(50亿元),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300亿元),以最佳化基金运用,吸引更多有利提升香港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投资机会,以及招商引资能力,从而促进策略性行业(特别是创科)的发展,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增强香港经济发展动力。
共同投资基金助政府主动引动策略性价值行业
作为“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重要工具,共同投资基金可助力政府主动引进对香港有策略性价值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评估其发展潜力,对其作共同投资并赚取回报。
公司的董事局将包括相关业界的专家和社会领袖,以及政府官员。政府在敲定公司的制度安排和管治架构后,会适时公布详情。
根据公司注册处文件显示,“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今年10月初已入纸注册,于10月11日成立,英文名称为Hong Kong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公司首任董事为朱兆荃(CHU Siu Chuen Francis),即金管局副行政总裁(外汇基金投资办公室);以及金管局外汇基金投资办公室私募市场首席投资官(私募市场)黄信成(Wong Shun Shing Samson)。
李家超表示,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可谓“破格”决定,背后理念是希望能全面发展香港高阶、高增值产业。“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外界形容为“港版淡马锡”,不过政府消息指出“香港投资管理公司”并非主权基金。
对于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家普遍表示赞成,并提出不少建议。其中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陈家强认为,投资项目是否能够录得正面回报,并非单一的关键绩效指标(KPI),管理团队并需要平衡对本港创新科技发展的影响。
他续称,科技发展是全球互相竞争的板块,建议新公司吸纳的企业一定要包含科技企业,从而令香港能在科技方面创建相关的生态系统,以促进整体科技行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外资。
在谈及“共同投资基金”时,陈家强认为,300亿元额度在初步阶段属于充裕,相较目前本港科技培育基地科学园及数码港,新公司最大分别为其可动用的资金较多,至少有300亿元。资金可投资予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单只是初创企业,而投资企业的数目相信也会较多,加上需要吸引海外企业来港发展,更需要具备充裕资金。他强调,资金只是吸引海外企业来港其中一项措施,其他的配套如土地及人才等,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