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面临两大风险 设立稳定措施可从三方面思考|伍礼贤
近段时间港股大幅上落,面对外部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香港作为全球金融市场在国际以及对内地的特殊地位,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关乎每一位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究竟香港金融市场现在面对著怎样的风险?在笔者看来,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风险及金融体制风险。
(一)市场风险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导致香港金融市场在环球中既有优势,亦有隐忧。首先,香港金融市场资产庞大,银行资产、股票市值分别为本地GDP的数倍乃至十多倍;以本地生产力水平难以驾驭金融系统性风险;其次,香港金融市场外资参与比例高,资产管理规模约三分之二来自境外资金,股票市场成交额约七成以来境外资金;同时,不少企业具本港与海外同步上市地位,这种局面导致市场容易受到外围局势影响;第三,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资金在香港进出灵活。虽然此既为作为金融中心的优势,但亦为监管增加难度;同时近年与内地加强互联互通多项措施,对内地金融市场影响也相应增加;
(二)体制风险
首先,作为香港金融市场主要监管机构,金管局、证监会、保监局及积金局运作具独立性,统筹规划难度高;虽然政府具统筹功能,惟这个功能归属于“三司十三局”中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之中四大工作之一,功能定位与实际统筹能力不匹配;第二,由于香港监管机构奉行自由市场主义,政策一般具市场波动的针对性或补救性,而非提前主动预防或干预;第三,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香港金融市场监管功能未能充足体现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挑战。例如肩负“中央银行”功能的金管局,在架构设置上缺乏与内地对接的专门岗位,降低中央与香港在金融风险上统筹工作的效益性。
有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稳定金融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建立香港金融系统安全数据库。虽然现时香港在不同金融领域各自建立起“安全屏障”,例如监察联系汇率走势、银行拆息变动、银行资本充足比率、按揭贷款比率、证券市场沽空比例等等,但缺乏形成系统性分析。在如今大数据世代,可以藉鉴香港金融市场不同参数在过去不同时期的表现,设置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警示,以作主动应对。
(二)成立专责统筹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工作的部门或工作小组。一方面提升目前现有监管机构的协同效应;其次在这个部门或工作小组中设置专门对接内地监管机构的岗位,加强与内地合作以面对复杂国际形势。
(三)善用香港在大湾区的特殊地理优势。提高湾区其他城市投资者参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参与比例;加快“跨境理财通”由香港银行业扩展至券商行业,并逐步增加理财产品种类,释放资金南下渠道;这些措施有利于中资在关键时刻出手稳定市场。
【财经专栏】投资明“贤”.伍礼贤|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 伍礼贤
*本人为证监会持牌代表,本人没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