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上市】奔纽交所筹90亿美元  6大“路障”或令公司裹足不前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Uber早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于纽交所挂牌买卖。这家全球最大的“召车”软件商,得到各行各业的巨头资金支持;公司多年来亦不惜工本,不断“烧钱”做宣传,气势如虹。
上市在即,虽然集团仍在蚀钱阶段,但投资者对“新经济”行业有愿景,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不过,《香港01》记者拆解招股书后发现,作为“共享经济概念”的龙头之一,面对各国未能及时更新的法规,以及其他持份者的反对,Uber光鲜背后,却面对6大“路障”。

Uber早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美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科技类企业IPO之一。(资料图片)

即将登陆美股市场的Uber,上市前估值在9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有望成为美国股票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科技类企业IPO之一,也可能是自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登陆美股以来最大IPO。 2018年收入为112.7亿美元,平台每月平均消费者达9,100万,可是去年仍录30.3亿美元的经营亏损。

据公司上载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披露,Uber将以每股44至50美元招股,发售1.8亿股,集资额介乎79.2亿至90亿美元(约618亿至702亿港元)。

而在上市前Uber已经在十多轮融资中筹集约200亿美元资金,吸引了包括软银(SoftBank)及沙特阿拉伯国家主权基金(Saudi Arabian Public Investment Fund)等巨头支持,前景看似完美,不过即使成功上市,目前所面对的6大“路障”,或令Uber日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网约车概念股”Uber,日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资料图片)

路障一、既得利益者的反扑

Uber的出现,除标志着共享经济的崛起,亦是对传统行业的挑战。在“共享经济”下,Uber、Airbnb等企业角色为一个平台,连结所有服务提供者及用家,快速配对双方需求而达到互惠。不过Uber发展愈蓬勃,就愈威胁传统的士业界。自从Uber在世界各地推出服务后,美国纽约、比利时、巴西、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多国都有的士业界示威,抗议Uber不公平地与的士业竞争。

香港亦不例外,Uber进军香港加入载客市场,早已惹的士业界不满,过去更多次发起抗争行动,即使有的士业界,如早前天诚汽车集团有意与Uber合作,推出“Uber Flash”服务,最终却以天诚“甩底”,未有出席新闻发布会作结。

面对业界反弹,纵使政府有意为市场引入竞争,Uber的发展亦必受到多方规范。

相关文章:

【Uber上市】盘点3大业务 由蚀315亿到赚78亿 “翻生”靠呢样嘢

由一架车起家 发展成千亿电召车王国 齐看Uber上位旅程

路障二、各国法律差异 阻碍Uber“钱”途

除了要面对既得利益者的抗议。各国或地区法例的本身亦未必可容许“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香港为例,警方曾以“放蛇”形式拘捕多名Uber司机,并控以驾驶汽车以作出租或载客取酬用途罪,法庭最终罚判3,800元至4,500元不等。有了这个先例,意味法例一日不修改,一日Uber司机仍是不合法地载客取酬。

至于港人热爱旅游地点之一的台湾,曾经于2017年修正“公路法”,未有依法申请的运输业者,将会被课以大额罚款,Uber随即宣布退出台湾。

去年4月Uber再次回归,改与约200家台湾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以距离计价“租车”,一直相安无事。但最近交通部有意再次修改法律,据2月份公布的新草案,Uber租赁业者应以日租或时租费率计费,而且起租时间至少1小时,而非目前以距离计价;司机也不得巡回载客等。Uber台湾管理层向当地传媒指,若条例通过或要再次退出台湾。

而德国法院早在2014年裁定,所有Uber司机都需要领取商业驾驶牌照,否则当作违法,迫使Uber退出在德国的大部分城市;公司在上市前,已经因市场竞争及法规等因素退出多个市场,包括中国、新加坡以及俄罗斯等,都把业务售予当地的竞争对手。

受不同法规限制,Uber已退出多国或地区经营。(资料图片)

路障三、司机是员工    还是自雇人士?

另一个问题是劳工法的保障。目前Uber司机非Uber旗下员工,大家只是“合作”的关系,一个提供平台,一个提供服务。但Uber在招股书提到,有部分国家或州份,对“独立承包商”定义都有不同,若大部分国家都要求将司机分类为“雇员”,将来有可能因要补偿司机而产生大量额外费用,包括工资、加班费、用餐及休息时间等,以及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缴款。

更重要的是,Uber可能要从根本上改变营业模式,而事实上,Uber已经在去年中,为欧洲司机提供新保障,包括有薪病假、工伤补偿等。

有部分国家或地区要求Uber将司机分类为“雇员”。(资料图片)

路障四、司机操守影响品牌形象

Uber要面对的另一问题,是司机良莠不齐。现时只要下载应用程式,登记及通过一定的条款就可以成为Uber司机。门槛之低或令司机质素参差,因此不时都会听到有一些“Uber奇案”发生!

据外媒报道,早前美国加州一名Uber司机,送乘客送到三藩市国际机场后,便折返到乘客租住的AirBnb短租住所爆窃。他企图闯入时却触发警报,于是转向附近几间屋下手,将室中财物洗劫一空。惨被“爆格”的屋主在社交网表示,司机用了4个小时将夹万及所有家具盗去,甚至连祖母留下来、纳粹时期的传家之宝亦不能幸免。屋主最后将闭路电视片段公开,警方介入调查并拘捕该名司机,控以爆窃和企图爆窃罪;Uber亦取消其司机资格。

爆窃之外,“偷拍”甚至性侵犯案件亦不时发生。在香港有司机被发现在司机椅背及左前乘客椅背安装两个针孔摄录机,怀疑用作偷拍后座乘客的大腿。个别司机涉嫌犯上不同的罪行,或令Uber品牌口号“安全搭车回家”(safe ride home)打折扣。

路障五、随时被征收上架费

即使有日各国政府都大开“方便之门”,但Uber亦要面对两大“霸主”的制肘。目前苹果及Google,不会在旗下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收取第三方应用程序的“上架费”。

不过Uber似乎已经预料,“上架费”对苹果及Google而言,将会是收入的另一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 Uber于招股书提到,App Store和Google Play是Uber赖以生存的两大发行平台,强调不能保证上述平台不对自己收取“上架费”。据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Apptopia早前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APP下载量排行版”,Uber下载量达1.17亿次,而Uber Eats亦达7100万次,一旦对两大“霸主”收取“上架费”,以Uber的下载量去看,相信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据招股文件,Uber于2016年至2018年间向Google支付了约5,800万美元的Google Map技术使用费。(资料图片)

路障六、不能舍弃的Google地图

曾经“Call过Uber”的读者应该知道,在程式中叫车需要使用Google Map去定位,而乘客也可从程式中,查看司机的实时位置。Uber在招股书称,网约车业务依赖于Google Map的支持,因此在2016年至2018年间向Google支付了约5,800万美元的技术使用费。

Uber更指出,目前没有替代Google Map的方案,若果未来不能使用如Google Map一样的第三方技术,公司可能需要选择更昂贵或技术含量更低的产品。

不过两家企业的关系非常微妙。据美国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报导称,Google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与Uber正在发展的自动驾驶业务存在直接竞争。而Uber亦在招股书列明,其直接竞争对手之一正是Waymo。但同时,Google母公司Alphabet,却在Uber身上赚得盆满钵满;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Alphabet在2013年向Uber投入2.58亿美元;至今这笔投资增值近20倍,估值超过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