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帮助SEN学生克服挫败情绪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坊间不同团体都会在暑假期间举办比赛,让学生度过一个既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假日。但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尤其是患读写困难、注意力不足或过度活跃症或自闭症的学生而言,由于先天的发展障碍导致情绪调控失衡,在面对挫败时,往往较容易产生负面或失望情绪,甚至会表现得极度沮丧或愤怒。【编按:作者为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总监郑弼亮先生】

不想再因为孩子的情绪问题而错过竞赛乐趣?家长只需要成为孩子心灵的支柱,配以适当的引导和训练方法,便能与孩子并肩拥抱挑战,战胜挫败感!

应对策略

1. 在子女落败时加以鼓励

SEN孩子相对容易在竞赛或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挫败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有机会将所有失败归咎于自己的表现,而出现情绪波动。一旦遇到类似情形,家长应以正向角度劝勉孩子凡事从多方面看:

从多方面获取建议及帮助,并与孩子一同思考及商讨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增强他们的抗逆力和正向思维。

2. 培育“体育精神”

让孩子预早掌握何谓“体育精神”,有助他们日后如何看待赢输。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过与孩子投入电视节目、电影或体育赛事中的得失成败,在节目后以旁观者的角度,与孩子讨论及分析成败结果,让他们明白比赛的真正意义,包括:

3. 制造机会,让子女熟习比赛气氛

所谓:“熟能生巧”。若然孩子的挫败是缘于过分紧张而影响比赛表现,建议家长在家中多作小型比赛,营造紧张气氛,制造胜败的情境,让孩子习惯面对及自处。亦可为孩子报名参与不同的比赛,好让他们能够熟习比赛环境,以克服紧张情绪。

在安排比赛前,先与孩子预告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讨论处理方式,更可引用著名的运动员作为例子,教导学生面对失败不能轻易放弃,即使失败亦要永不言败,比赛最重要是于过程中汲取经验,努力改进,而非其结果。

4. 分享经验,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对象,父母能与孩子分享自己童年时的比赛经验及得著,让他们知道胜负并不是必然,要在比赛路程上,不断努力改进,勇于尝试突破自己的局限,无论比赛结果如何,过程中已赢了自己。

要提升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资料来源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