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中大推全新网上资讯平台 助语言发展迟缓儿童接受训练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香港大约有两万名学前儿童及小学生有不同程度语言发展问题,但社会的言语治疗服务资源有限,评估后有需要的学前儿童平均需要轮候超过一年才可接受政府提供的学前康复服务;而私营服务的费用则相当昂贵。有见及此,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与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全港首个具规模的网上语言发展平台及训练计划“乐语路”,协助语言发展迟缓儿童及早接受训练,发展语言及提升社交沟通能力。摄影:陈乐希

“乐语路”涵盖网上资讯平台、语言游戏应用程式、家长讲座及工作坊、直接语言治疗和义工服务五大范畴,特别针对学前及小学阶段语言发展迟缓儿童的需要而设。目标首三年协助到约一万名语言发展迟缓儿童。

内容如下:

(1)网上语言发展资讯平台

提供语言发展及培训的相关资讯,让公众认识语言发展迟缓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所面对的困难,学习支援儿童语言发展的技巧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2)语言发展游戏应用程式

富趣味性的电子游戏乃根据语言发展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常见困难而设计,内容包括发音、词组、句子和故事等范畴,让儿童轻松及有系统地提升语言能力;家长从中亦可得到有用提示,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此外,家长、老师可随时查阅儿童的学习进度,透过家校合作协助儿童稳步成长。

(3)讲座及工作坊

向家长及照顾者介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平台内容和应用程式。

(4)直接言语治疗服务

言语治疗师及特殊幼儿教师提供言语训练及家长辅导服务予有语言障碍的基层家庭儿童。经评估为有需要的儿童可接受5节的免费言语训练课。

(5)义工支援服务

为信银国际的员工及各院校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一系列义工训练,装备义工相关知识,以协助家长利用此计划资源。

(左)陈太在儿子希希(中)两岁时带他进行评估,判定有自闭症谱系、语言迟缓和社交障碍。希希现年两岁半。

家长:卡通图案引起小朋友兴趣 发音正在最重要

陈太在儿子希希岁半时发现,他所认识的词汇较同龄小朋友少,除了“妈妈”和“奶奶”,就什么字都不愿说。起初她一直等候观察希希的情况,但等到两岁时希希都是讲不多于10个生字。之后陈太就透过扶康会,为希希进行评估,最后判定他有自闭症谱系,有语言迟缓和社交障碍,所以影响到他与人沟通的信心。

之后陈太参加了“乐语路”的单对单训练课程,半年内希希的情况已经有好转。虽然未能完整说出“我想食苹果”等句子,但已经可以说“食苹果”,把动词名词连接起来,明显比以前有进步。对于“乐语路”新推出的网上平台,陈太指练习中有发音和卡通图案可以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而最重要是当中的发音都一定是正确,比家长自己教来得可靠。

浸信会天虹小学校长朱子颖及艺人陈茵媺均表示支持是次计划。

电子学习激发学习动机 纪录数据助编配训练

浸信会天虹小学校长朱子颖亦表示支持是次计划:“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通常专注力较弱,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到学生注意和投入的教材,如画声兼备的电子学习内容和互动游戏可令学生寓学习于娱乐,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经验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他又指电子学习可以提供完整学习纪录及数据,方便家长和老师随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进度,按照他们的情况编配适合的训练,他认为这也是未来重要的教育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高级项目主任姚勤敏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高级项目主任姚勤敏指,如果儿童错失了6岁前的语言发展关键期,会延迟语言、社交及认知发展。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很多时感到有心无力,他希望是次计划可以帮助家长在平日里也能为孩子多做训练。

若果学校及服务机构对计划有兴趣,可浏览 http://www.speakalongcuhk.com

《香港01》App,浏览更多亲子资讯,立即下载: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