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笔一锤二十年 画家司徒志明银匠陈业穿梭点线面跨界传承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绘画/珠宝/展览/专访】香港步调向来急促,但画家司徒志明(Marco Szeto)与银匠陈业(Yve Chan)联展“穿梭点线面”,却用作品本身,让时间慢了下来。

展览将司徒志明斑斓画作,与陈业精工金属、宝石并置,呈现一场跨媒介艺术对话,也是对一段横跨近二十年师徒情谊的梳理与见证。借此机会,我们与两位艺术家深度访谈,听他们亲述如何从大学师生,一步步成为今日并肩创作的伙伴。

“穿梭点线面”展览将司徒志明(左)斑斓画作,与陈业(右)精工金属、宝石并置(金子良晨)

司徒志明、陈业师生档二十年创作路

司徒志明的艺术启蒙,要追溯到一段惊心动魄童年经历。“我两岁时得了白喉,在以前是绝症,会呼吸不到。”他回忆道。在九龙医院隔离病房里,父母为他留下了纸和笔,这成为了他在孤独中唯一慰藉。自此艺术与他人生紧密相连,数十年来,司徒志明身影游走于画室、课堂与世界各地写生现场。从油画、水彩、中国墨水到粉彩、拼贴,他掌握的技法多元,至今已画了超过一甲子。

司徒志明各地取材作品(金子良晨)

近二十年前,这份艺术热情,透过大学课堂传递给了当时还是学生的陈业。“当时阿Sir(司徒志明)来我们大学教学,我刚好就上到他的课程。”陈业忆述。毕业后,他投身广告业,在五光十色商业世界打拼,却始终感到一种无形压力。“工作之余,我会想在一个空间里继续寻找自己,回到以前学画画时那种纯粹状态。”于是,他选择“回到”老师身边,断断续续地,在二十至三十岁黄金十年里,重新拿起画笔,寻找内心平静。

这段师生缘,成为了陈业日后创作道路上最重要基石。出身于玉石商人家庭的他,血液里流淌著对工艺与商业的敏锐触觉。“我成长背景离不开艺术、商业和工艺。”他深知,要在香港这个城市走艺术路,必须找到一条能将两者结合的路径。最终,他选择了金工,远赴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深造,并考取美国宝石学院(GIA)宝石学家资格。然而,无论头衔如何改变,他始终认为,一切根源,都来自于司徒志明教他的艺术课。“那个最基础训练,其实就是由画画引导到今天的。”陈业表示。

从“广”到“专”,看的是不妥协“真功夫”

司徒志明如何评价陈业为人“实在”(金子良晨)

司徒志明如何评价这位得意门生?“你看他身形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实在’(solid)的人,不是那种漂浮的,我很欣赏他实力派作风。”他顿了一下,接著说:“我自己看画也习惯了看‘功夫’,看那些实在线条,而不是只看表面颜色漂不漂亮。”

“穿梭点线面”展览现场(金子良晨)

这份对“功夫”的看重,正是司徒志明传承给陈业最核心的精神。陈业坦言,老师对他影响巨大。“在香港做珠宝创作,我涉猎媒介很广,但‘广’的前提是要‘专’,这个精神是从阿Sir那里学到的。”他看著老师能精通油画、水彩、粉彩等多种媒介,领悟到艺术深耕需要无比投入与决心。

这种精神,体现在他对物料的独特见解上。“一般做生意,当然只卖最纯正的绿色翡翠。但我会用多一个角度去想,当你将不同颜色宝石放在一起,透过不同线条或布局去组织,其实是赋予了它一个新生命。”这份“再组合”能力,与司徒志明艺术观不谋而合:“艺术,其实就是将自然再组合。”师徒二人,一个在画布上挥洒,一个在金属上敲打,看似路径不同,实则心法相通。

在AI时代,为何要谈“点、线、面”?

“穿梭点线面”展览海报

时隔三年,两人再度联手办展,以“穿梭点线面”为题,回归创作本质。这在一个追求复杂概念与即时生成的AI时代,显得有些“反潮流”。“现在这个世界太喜欢讲‘表达’,而反而没有了‘表达能力’。”司徒志明一语中的。

作为一位在多所大学任教的资深教育者,他观察到许多年轻人空有表达欲望,却缺乏驾驭媒介的基本功。“我很想他们能回去基本上做好一点,就像语言能力一样。”他引用现代绘画之父康丁斯基名言——“点、线、面能产生所有的东西”,强调回归基本,才能发现创作无穷乐趣。

陈业对此深有同感。“现在商业社会很简单,大家只会说哪个品牌我就买,越来越少个人审美。”他指出,当AI能轻易生成几近完美的图像时,人类工艺价值,便体现在那些最基础、最实在的功夫上。

绘画与金工互相呼应

展览中最能体现这种跨媒介“化学反应”的,莫过于司徒志明粉彩画《静默》与陈业那枚仍在创作中的翡翠戒指。“我画《静默》时,很想做到像他做金工那样‘刻下去’的感觉。”司徒志明形容,他在特制砂纸感画纸上,用粉彩一笔笔“点”出画面,每一笔都无法修改,讲求当下快感、直接性与节奏感。那种创作冲动,源自他观看陈业用锤子敲击金属影片时所感受的共鸣。

而在展场另一端,陈业的翡翠戒指则像一个立体版呼应。他将一块原石,透过解构、切割,保留部分石皮,创造出不同切“面”。然后,他在粗糙石皮上,精巧镶嵌一颗啡钻,作为点睛的“点”。他更计划未来用黄金勾勒“线”条,完成整个作品。

“穿梭点线面”展览现场(金子良晨)

在陈业看来,从金属到玉石,从绘画到珠宝,“点线面”皆为创作万物原型。“我们为何要回到这些基本元素?因为人的价值、本质,就是由一些很简单元素组织起来。最终作品价值高低,其实是我们如何将最精彩的东西简化。这才是真功夫。”无论科技如何演进,由人手、人心创造的价值,永远无法被取代。

【展览详情】
名称:穿梭点线面
日期:即日至2025年7月13日
地点: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80 号 H Queen’s 17 楼 1701 室金子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