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东亚职场的荒诞!石田彻也《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在港拍卖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拍卖/展览/石田彻也】在日复一日打卡、开会和OT中,你可曾怀疑,自己只是庞大社会机器里一枚微不足道螺丝钉?被无形制度和KPI推着走,感觉灵魂被掏空,只剩一副疲惫躯壳?

如果这种感受让你似曾相识,那么英年早逝的日本画家石田彻也,或许是最能打动你的艺术家。他用锐利超现实笔触,将现代人孤独、迷茫与身不由己处境刻画得淋漓尽致。

石田彻也《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于香港邦瀚斯拍卖预展现场(Bonhams)

近日,其代表作之一《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将于香港邦瀚斯拍卖,并展出至本月25日,为本地观众带来难得一见真迹。

泡沫经济阴影下的“社畜”代言人

石田彻也1973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烧津市,父亲是当地政治人物,三名兄长各有成就。然而,优渥家庭并未让他免于压力。自小热爱绘画的他,在父母高度期待下,经常感到压抑。最终,他选择了艺术,考入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毕业后却长期依靠兼职维生。

日本画家石田彻也(1973年6月16日-2005年5月23日)。(网上图片)

石田的创作生涯,正值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失落十年”。经济长期停滞、终身雇用制度开始崩塌、社会阶层固化日益严重,让无数年轻人对未来感到迷茫与无力。办公室里“打工仔”们,被异化成冰冷“生产工具”,生活与工作界线彻底模糊。石田敏锐捕捉这种弥漫社会的集体焦虑、孤独与压抑,并将其一一呈现于画布之上。

其画作中,经常出现一张张相似的年轻男性面孔,被机械、建筑或日常物品吞噬、同化,变成“非人”状态。画面色调往往偏冷,色彩阴郁沉重,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压迫感。让无数身处高压工作环境的都市人,均能在他画作中找到自身影子。

石田彻也其他作品——

+8

可惜的是,石田彻也创作生涯仅约十年。2005年,他因一场铁路事故离世,年仅31岁。他留下的217幅作品,成为对现代社会最尖锐、最沉痛的控诉。

在办公室里,你是谁的椅子?

1996年创作的《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是石田彻也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画面中,一位身穿西装的男子,表情麻木、眼神空洞,盘腿而坐,身体与一张破旧办公椅诡异地融为一体。他独自坐在空旷、斑驳办公大厦内,四周寂静无人,仿佛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都注定被困在“经理座位”上。

石田彻也《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Bonhams)

这幅画以强烈超现实风格,毫不留情地讽刺职场阶级制度与个体无力感。那位“经理”表面上身居要职,实则与椅子无异,失去自由,无法起身、无法离开,完美诠释了人在层级结构中复杂角色。石田彻也用画笔尖锐揭示,现代人在制度下如何被工具化、机械化,最终失去作为“人”的主体性与基本尊严。

意外逝世后身价飙升

与许多艺术家命运相似,石田彻也生前作品销情平淡,甚至一度要靠打零工维生。直到2005年意外逝世后,他才渐为艺术市场与评论界认识。近年来,其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去年,其重要作品《运输带上的男人》于香港邦瀚斯以超过1000万港元成交,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此次上拍的《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曾于2017年在香港以约300万港元成交,短短八年间价格几乎翻倍,现估价已提升至500至800万港元。这幅真迹现于香港邦瀚斯拍卖中心公开预展至本月25日,对于喜爱石田彻也,或对其作品感同身受的观众而言,是难得现场欣赏机会。

【展览详情】
名称:邦瀚斯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卖预展
地点:香港邦瀚斯拍卖中心(香港皇后大道东 50 号太古广场六座 10 楼 )
日期:即日至5月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