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戏院的那些年︰从湾仔金三角到今日地产霸权
“一个中学四年级的男生,有多少歧路可供选择?在1960年代的香港,他可以沉迷欧洲艺术片。”陈冠中在《三少四壮—香港的电影文化基因》一文里这样说。他又说:“电影文化的基因库是建设得最完整的。”今天我们讨论香港的电影院是否有足够的电影选择,必须从历史谈起,看看那些曾经像我们一样年轻的人,如何在香港推动非主流甚或艺术电影的放映。
摄影:余俊亮、部分图片由Alex Chung、黄夏柏提供
1970年代 电影会与新浪潮
1970、80年代,在还未有录影带和影碟的年代,影迷要观看较为冷门的电影,是否有选择?当时除了香港国际电影节(1977年)之外,更有第一映室(1962年)、火鸟电影会(1973年)和香港电影文化中心(1978年)等组织,以至部分戏院的周日早场,均会放映较为冷门的电影;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第一映室、火鸟电影会和《大特写》都是协办机构。而《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大特写》(1975年)和《电影双周刊》(1979年)等杂志则扩阔了影迷的眼界,也提升了影迷的观影品味。电影组织和影评文化的兴盛,与1979年前后新浪潮电影的涌现不无关系。
对香港戏院甚有研究的黄夏柏,就指当年永熹影业公司老板莫玄熹曾推动过香港的艺术戏院。1971年,莫玄熹与一众友人投得并合办恒星戏院,开幕放映了改编自卡缪小说《异乡人》的《陌路相逢》,可惜戏院只经营半年就宣告退出;他亦曾协助香港导演唐书璇独立制片完成的《董夫人》上映,唐为《大特写》的创办人。对于香港早年的艺术电影发行,莫玄熹亦是相当重要的人物。
影艺、新华、艺术中心 湾仔艺术戏院金三角
“当年要去看另类电影,必然会到湾仔那三间戏院。”黄夏柏所指的,除了新华戏院,还有艺术中心林百欣电影院和影艺戏院,各有特色。像林百欣电影院就是专门播放旧电影、大师级作品的戏院。“因为影艺背后的银都机构是中资背景 ,所以当中有一间院是专门放映中国电影。”但同时,这一间戏院也放映了不少台湾电影,像《悲情城市》和四小时完整版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新华结业后,影艺成为港岛区唯一一间艺术戏院,之后也曾短暂结业,2009年选址牛头角淘大商场重开,但已变成一间只放映主流电影的戏院。
地产霸权 戏院难以生存的元凶
1990年代兴起的迷你戏院及近年的戏院结业,主因都是租金成本问题。“很多人指摘现时的票价贵,但根本元凶就在租金上。”舒琪指出,现时有部分商场内的电影院,户主会直接收取戏院的票房收益,也变相令戏院只选择一些能卖钱的电影。“租金成本不断上升,叫院商如何生存?”
1990年代有不少商场在设计上,都会考虑加入戏院来吸引人流,但是最终因为戏院未能赚取最大利润而放弃。“政府从来没有考虑过,其实戏院是另一种消费模式,不能够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舒琪慨叹,在现时的租金下,难以会有更多有个性的戏院存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