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工厦】政策只看经济不谈艺术:资源分配如“人形蜈蚣”

撰文: 何阿岚
出版:更新:

政府当初推行活化工厦政策,本意是为提升工业大厦的使用率,以免补地价方式,吸引业主重建和工业大厦整栋改装的措施,政策背后的理据是为了配合香港不断转变的社会及经济需要,提供更多楼面作合适的用途,更能支援六大产业──文化、创意工业、教育、私营医疗、检测认证及环保工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又是否如此?
摄影:梁鹏威、王嘉豪、罗君豪、郑剑峰、曾梓洋、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俊辉表示,经过这四年,文化圈内人士对参选选委会的想法有所改变。(资料图片)

政策实施6年来,一直被指摘只照顾业主利益,同时,政府修订了俗称“强拍条例”的《土地(为重新发展而强制售卖)条例》,降低大厦拍卖门槛,由原本90%业权修改至80%,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令业主更容易垄断和轻易修改土地用途。对于为寻求创作空间的艺术家们而言,在这个以经济发展主导,并将自由市场放在首位的社会中,他们根本不能应付市场上变幻莫测的地价和租金。

强拍政策从没考虑文化思维

“当一项政策最后只满足于提高地价,使用率和租金,那就足够吗?这只是开放了工厦的地价,并没有开放工厦的空间,当这只有形之手来到工业用地,影响的何止是艺术家?对于周边的使用者影响也相当大,这也反映出政策背后,从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包括文化思维。”

政策实行不久,伙炭的工业大厦已经吸引了不少买家,令楼价在短时间内上升了超过10%,更有业主在这里开设骨灰龛场和非法经营酒店,但相对于步入士绅化的观塘,火炭因其交通和地理位置,反而能保存一点点艺术生态,虽然现时的租金和地价,相比十多年前仍然偏高。“庆幸的是,至少在伙炭里,艺术家没有成为士绅化的帮凶。”但活化工厦所带来的问题却持续恶化。

政府的艺术资源分配如“人形蜈蚣”

对周俊辉而言,政策从没有顾及艺术家,以至艺术生态发展,起因在于从没有一个“对口”单位能为艺术家们在体制内发声,他一再强调,艺术家不是拥有特权,但是也需要创作空间,艺术家群体更绝非自由市场的受益者,面对竞争激烈的地产市场,艺术家租户并非业主首选。虽然政府每年在财政上也分配至少1%左右于文化艺术上,但这笔钱当中大多会落入香港管弦乐团、香港话剧团等九大表演艺团手里,而余下的资源分配上更出现垄断情况,令中小型的艺团生存变得更为困难。

试想像,政府机构发放艺术资源的情况,大概如恐怖电影《人形蜈蚣》里的状态,艺术资助对于纯艺术创作的协助更少之又少。“有很多公共艺术项目,也并非由认识艺术生态的人所决策,像现时的‘油街实现’,虽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旗下的艺术推广办事处管理,但这座建筑的决策源自规划署,艺术推广办事处也只是举办展览、收集资料。”各种有关艺术的公共政策,实际上与艺术家所需背道而驰。

艺术家大部分创作时间都在艺术工作室里进行,对创作空间也因而变得特别有需求。

艺术文化机构应有的角色

现时香港政府的文化政策和资源分配都由民政事务局制订,然后由其属下的康文署执行,而不在正式政府架构之内的法定组织,如艺术发展局(艺发局)和西九管理局,亦有相关的艺术资助。“像艺发局这样并非在政府架构内,虽然被指为法定机构,为艺术家提供资助、政策及策划、倡议、推广及发展等,但实则没有任何权力,难以将我们的声音带入建制。但它们是最有能力为艺术家发声的,单从艺发局委员的选举,其选民基础已经比起功能组别更为多元和民主。”

周俊辉补充指,当初构想的艺发局,确实有变成文化局的可能,而艺发局早期亦为不同的艺术事件发声明,但近年如港视发牌等影响影视和艺术工作者的事件,艺发局有没有发挥其倡议和发展的角色,难免受人质疑。“现时所谓的文化和协助单位也只做到资源上的分配,多于政策上的定位,并不等同于是一个决策局,所以政府部门也不太参考他们的意见。”

周俊辉不少作品均涉及政治题材,图中为以两任特首作主题的油画创作。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