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艺术】创作者从负面中寻找正面意义

撰文: 何阿岚 陈奉京
出版:更新:

一件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用途,就成为了垃圾;一个人在别人眼中没用,也会被当作“垃圾”,甚至有些东西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前,已被冠上了“垃圾”的名,譬如“垃圾食物”。也还有在流行曲的歌词里,一个人爱到没有了尊严,就唱出情愿“留我做个垃圾”的感慨。垃圾因生产与消费而生,最后又走向毁灭,其文化意涵总是负面的,但当创作者从负面中寻找出它正面的意义,便让垃圾得以重新获得了“价值”。
摄影:余俊亮、李孙彤(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武田哲—— 旅居纽约23 年,曾于日英等地举办展览。深 受八十年代的纽约及其文化影响;2010 年回流日本后居于一个邻近海边的小镇;自2011 年311日本大地震后,武田哲重新思考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透过画作及立体作品发表自己的声音,也抚慰失去希望的心灵。

从废物中诞生精灵 武田哲的抽象式垃圾

日本人相信万物有灵,每件物件上都寄生着精灵,这种泛灵论,令日本人对于世间事物心存忌讳、谦卑。在Art Experience Gallery的《The Sound of Nature》展览上,看日本艺术家武田哲的作品,不期然联想到动画大师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精灵妖怪,特别是被种种由人类制造出来的垃圾、废物所缠绕的河神,为了摆脱在他身上的垃圾,走进大澡堂内,这些垃圾不单影响了他的行动,甚至影响心智,使之陷入疯狂的状态。而武田哲所造之物,或许是一再提醒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田哲在美国旅居二十多年,回到故土不久就发生近半生以来最大、最严重的人类灾难—311日本大地震。住在沿海地区的他,也开始了每天以禅修的态度,持续到小镇居所附近的海边散步,从而创作出与海洋垃圾有关的装置艺术和画作。

“每日去海滩散步、踩着海浪是最舒服的时刻,原本大自然给我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311之后,我开始每天到海边捡垃圾,再带回去创作。我不得不面对那些灾难,这令我变得坚强。因为面对那些伤害其实是很痛苦的,因此没有人愿意去面对,但我必须要去面对,借此反思人类的种种问题。”武田哲说。

我认为,这些创作其实没有带出任何意义,它们就只存在着。但如果有人从我的作品中看到了环保的态度,那就太好了。艺术创作毕竟不是要去做环保活动,很难实际去改变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我想,至少需要去尝试改变。
日本艺术家武田哲
展览场地除了摆放作品,亦有很多从海边执回来的废弃物。

The Sound of Nature

日期:即日至6月11日

地点:Art Experience Gallery

(荃湾海盛路9号有线电视大楼20楼2009室)

美丽而危险 Mandy Barker的垃圾摄影

《PENALTY - Europe》为PENALTY系列的其中一幅,图中的633个塑胶足球收集自欧洲的23个国家和岛屿。整个系列均以丢弃的塑胶足球为拍摄对象,因Mandy认为足球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象征。

海洋孕育生命,也以无比广阔的胸怀“包容”着由无数人制造出来的垃圾,任它们在上面漂浮,或沉入自己最深层的底部。英国摄影师Mandy Barker开始她的海洋垃圾摄影,时间上比武田哲捡垃圾来创作略晚,但有着一样的起源,便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2012年,Mandy Barker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资助,与一群科学家从日本航行至夏威夷,考察太平洋海域因海啸带来的大量塑胶垃圾。旅程结束后,她用途中获得的材料创作了《SHOAL》系列,也开启了其后一系列以海洋垃圾为题材的摄影创作。SHOAL一词,用作形容大量游动的鱼群,也用作形容人或物的数量之巨。

艺术家需要不停用艺术让人们思考,自己家门口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艺术可作为一种推动行动的催化剂,我相信艺术能改变人,也能超越语言的障碍。
英国摄影师Mandy Barker

Mandy Barker

国际知名摄影师,作品曾于二十多个国家刊出。擅长以崭新的视觉演绎,展现海洋废物此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议题。曾两次获提名参与关注持续性发展议题的摄影奖Prix Pictet,并于2014年获得Lens Culture奖项,同年亦入围Critical Mass Top 50。叶伟立
1971年台北出生,11岁移民美国至2002年回台定居;为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摄影艺术硕士,作品于美台两地广泛展出。过去十年间,主要以摄影和文字作品,关注自身与城市之个人与社会政治关系,同时也是他对于“客人”及“家”两课题之关系的记录实践,与广泛研究的延伸。

用创意转化 由垃圾而生的艺术和诗歌

叶伟立《古董级垃圾研发公司在苗栗》,2011年。
垃圾是用来定义那些失去用途的东西,而艺术,几乎永远都是没有功能性的。
台湾艺术家叶伟立

从垃圾中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创作诗歌

(上)诗歌生活节举办“诗与手作工作坊”,带领参加者从街上捡拾垃圾,再制作成其他物品,并从中感受城市与生活,作为创作诗歌的灵感。 (下)参加者制作前先绘出简单草图,图中作品名为《无常》,最终成品由街上捡到的木条、木板和水泥块制作而成。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