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书展讲座谈文学创作:勤奋和天赋哪个重要?如何琢磨写作?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文学/苏童】当代中国作者中,《妻妾成群》《黄雀记》作家苏童可以说是代表人物之一。早前香港书展邀请苏童以“文学的交叉小径”为题,于讲座讨论多年创作心得。席间他除了因应书展主题,谈作品影视化以及来年新作内容外,更为不少文学创作者解答疑难。书展圆满落幕,编辑部特别选取苏童几条精彩回答作为回顾,或许能为文学爱好者带来新启发。

名作家苏童早前获邀于书展举行讲座分享创作心得(摄:梁嘉欣)

你是先锋派的文学主将,你又怎么定义“先锋”呢?

我是在一个不知道什么为“主义”时,什么“先锋”、“传统”之类时,就有一个潜意识——我要跟别人不一样,所谓“先锋”只不过是我想跟别人不一样。像一条交叉小径,所有道路交叉,我选那条没人的路。其实都是在一个路口的选择,那条没人的路便是所谓的“先锋小说”、“探索小说”。

你选一个路口,往人少的地方去,那才有秘密,才能探险。
苏童

那么关于什么是好小说,我年轻时判断是——我不管好不好,至少我要跟别人不一样。那么现在年纪大了,会觉得好不好要跟别人比。跟别人写一个流派的小说,你比别人好,那就是真的好,而不是不一样就好。所以年轻时候走独木桥和中年以后走康庄大道,是两种不一样的写作生命。

苏童代表作《妻妾成群》

有一些艺术创作者对写作技巧而感到自大,你怎么看待这种“过度商业化”写作呢?

写作的技术是存在的。大家千万不要说写作是没有技巧的,完全是情感流露,如果这样说,随便一个小孩的日记和托尔斯泰小说不都一样了吗?

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体验是:我在年轻时很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技巧,所以很多中短篇小说中都想被人注意到我技巧不凡。那也不外乎把时空打乱,把人物关系、人称不同改编,总有一些小手段和技术。但是我到了35岁以后,我脑子里没有再出现过“技巧”这个词,从我写作潜意识中消失了。小说里头会有人物、故事,那么这个人物如何让他合理地生存?故事如何发展?所有“炫技”的本能已经渐渐消失了。

写作时写得不好,想推翻重来导致无法结尾,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

像我这样写十年,十年总会能解决。

苏童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黄雀记》

新人小说作者怎么寻找小说的母题?

我现在在北师大带好多学生,有学生一开始写作就比较正规,写传统主义乡村故事;有的城市孩子在写作题材方面,会比较捉襟见肘,因为他生活面比较狭窄,所以素材库或者记忆比较贫乏,但这不意味著他们不能写。

甚至我有一个学生写童话很美,但是他觉得他写童话很“LOW”,想和他同学一样写短篇小说。换作别的老师可能会说“你继续努力”,但是我是反方向,我说:“我们不缺几个青年作家,哪怕是优秀作家,但是我们太缺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了。”所以我坚持让他不要羡慕他那几个师兄师姐,你的创作独一无二,他们的可以复制。

你在哪个素材上写得最好,你就在上面多睡一会,多劳作一会。

写你最熟悉的,不要轻易挑战自我,后果有时候很严重,先顺应自我。挑战自我当然很正能量,但是没事你瞎挑战自我干什么呢?

现在内地最流行的抖音,是一个不断下刷就有无尽短视频出现的应用程序。(视觉中国)

在短视频、网络爽文盛行情况下,如何培养自己对严肃文学的阅读习惯?

其实爽文呢,你(可以)在公交车上读、在地铁上读。但是你真是在一个下雨天或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个美好环境里,还是要读一个对得起环境的作品。

如果对文学写作失去了热情,如何唤醒?

其实创作路很难的,失去热情就失去了,不要唤醒了。

青年作者写长篇小说搭建架构有些吃力,有没有什么可行提升方法?

其实真的没有,写作为什么累呢?就是因为如此。短篇小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控,毕竟有篇幅限制,我一直说短篇小说是搭一个亭子,比较容易建造,但长篇小说是一个宫殿,甚至是一个宫殿群落,问题太多、责任太多、负担太多,所以有时候会很麻烦。

契诃夫《海鸥》(The Seagull)

可以给高中生推荐几本适合他们的书吗?

假设是高中生,我认为契诃夫第二阶段以前的作品是特别适合的,很多针砭时弊。他跟鲁迅不太一样,因为他主要兴趣是塑造人物,所以看契可夫是一个非常良好的选择。另外是高中你要开始拓宽,我刚刚所说的文学和现实如何发生联系、发生美好响应,然后文学如何在现实之上飞翔,比如马尔克斯、或是意大利卡尔维诺,都适合高中生看。但我觉得高中生不太适合读托尔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那部分苏俄文学相对来说需要年龄。
中国作品来说,鲁迅是绕不过去的,沈从文和张爱玲是两个小说大师。别的随便读,我的必须读(笑)。

近年AI写作工具不少,图为Jasper AI(Jasper AI)

对AI写作有什么看法?

我没有试过,因为我本能地不信任。AI能取代很多事情,是靠大量数据,但是不能转化人脑。人脑之所以有意思,因为有聪明的头脑,也有疯癫的头脑,人脑复杂性、丰富性超过了可收集数据范畴。

我从来不觉得AI写作能夺走一个作家的饭碗,尤其是一个好作家的饭碗。
苏童

苏童老师成长环境中有没有很孤独的时候?人要如何适应孤独?

成长环境主要是孤独,我不认为孤独是纯负面的,孤独不必战胜。一个能感受孤独的人,内心一定比一个苍白的心灵更加丰富,如果他时刻有孤独感,说明他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说明他内心向往温暖。孤独你不要撵走它,撵它走也撵不了,因为存心撵下去,用孤独换来的所有幸福都是廉价的。所以孤独感陪伴一生其实挺好。

我不认为孤独是纯负面的,孤独不必战胜。
苏童作品《米》

文学创作应该注重想像还是现实呢?

我觉得如果要像病理学描述,一块一块肌肉分开来,说真的不好描述。但是文学某种意义上都是凭一个往后的记忆,一个是向前的瞻望。我用“瞻”字,有时候看到是虚空,有时候是有一只鹰在天空中飞。往前和往后构成了所有写作者跟现实的姿态,往后多少有你个人生活回忆,但你又不是写自传,你写的是小说,所以你要往上看,是这两个动作过程。

先是想到故事结局还是开端呢?

极少像短篇《樱桃》一样先想到结局,写作过程中小说就像脱缰野马,拉都拉不住,那便按照本能走。基本上小说有设计、有元素,但这些元素在写作过程中可能被推翻,你不能强求,霸王硬上弓不行的。

你要顺应自己,顺应自然。

有时候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另一个自我的力量,一开始没有预想,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会呈现出来,是一个很微妙、很有意思的事情。作者有很多这种情况:想把一个人物写死,写著写著不舍得了,或者找一个替身,让另外一个人死了,作者爱上那个人物。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苏童在席间透露,新作将于明年面世。(摄:梁嘉欣)

勤奋和天赋哪个更重要?

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首先如果没有一定天赋,再怎么勤奋也没什么用。但天份这个东西不能量化,总不能拿个温度计一探看是多少度。

写作往往是一个自我辨识的过程。

我发现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很多老朋友,生命中都有过一段热爱写作的时期,很多人中途放弃,有一部分变成了读者,还有一部分就此再见,文学变成他的记忆。

新人小说家可以从什么方面琢磨自己的写作?

多阅读、琢磨别人的作品,譬如刚刚说契可夫《万卡》。这么简单一个故事,为什么我会把他说得天花乱坠?其实我在替读者琢磨,我已经给了结论,像是那种冷酷现实描述,是作家与现实之间一种严肃认真的关系,而万卡那种纯真与美好,也是你对世界一种描述。要琢磨的是你跟文字设置的温度、角度、态度,这三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