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饭》以“饭”作为隐喻 带出生物存在的本质|汤祯兆专栏
撰文: 汤祯兆
出版:更新:
《迷宫饭》的确属低调得来,却又非常讨人欢喜的作品。它的设定由世界观到人物角色或许没有《葬送的芙莉莲》的深度层次,但焦点明确,且各构成部分也环环相扣,同样乃赏心悦目的佳作。
文:汤祯兆|原题:《迷宫饭》的不设限趣味
关键的切入点,我觉得是由精灵族玛露希尔开始,她对赖吃魔物维生的冒险方法,本来十分抗拒,但发展下来才逐步领略到不同的可能性。以“饭”作为生存的隐喻,从而带出几已遗忘的生物存在的本质——甚么可吃,甚么不可吃,从来都是所谓文明建构出来的虚象,在不同时期及历史阶段均有所争议(事实上,部分文献提及在传说中人类文明最高峰的亚特兰提斯时代,所谓智慧顶峰的在上位者却以吃下等人为乐),由吃出发去推翻思维的限界,才是《迷宫饭》的核心基碍。
此所以《迷宫饭》的构思不断推陈出新,如主角之一半身人奇尔查克虽然外貌如同小孩,原来已经29岁(甚至即等同长身人50岁)且已婚及育有三名成年女儿,而且更已与太太分居。不仅人设上予人意外,即使一出场即处处以智者身份存在的矮人先西,同样在〈水栖马〉一回阴沟翻船,差一点命丧水中,说明了凡事均没有绝对的指南针(此回其实铺排得颇有心思,先让团队在迷宫上一层遇上半兽人,先西因与半兽人的交情而避过一劫,结果同样以交情为先的想法,险些教他在水栖马身上送命)。凡此种种,均可见思维不设限的基础要领。
(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从《怪兽8号》看异化:出人头地的代价|还是日本|汤祯兆专栏“孤独的美食家”松重丰 半自传形式小说论尽演员不易|汤祯兆从中村伦也写作中察见荧幕角色 影像与文字的互文对话|汤祯兆《哥斯拉-1.0》的幸存者综合症探讨 或有政治隐喻?|汤祯兆专栏木村拓哉几乎无可匹敌拍档 与天海祐希合作或有突破?|汤祯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