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男星赵立新言论惹炮轰 陆媒揭日军未抢掠烧毁故宫4大原因

撰文: 张心怡
出版:更新:

昨日(2日),内地男演员赵立新在微博上发问:为何日本占领北京期间,并未掠夺烧毁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此言论被网友质疑是美化日军侵华行径,引发炮轰。他也认错道歉。
不过,撇开一系列口水战,赵立新提出的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历史话题。为何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烧毁了圆明园,而日军却对中国传统文物保有敬畏之心?有内地自媒体总结出四点原因。

内地男明星赵立新发表日军未抢掠故宫的言论,引发争议。(网络截图)

内地自媒体公众号“历史真相背后”认为,日军当时没有对故宫下手,原因之一是不敢。因为故宫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皇权象征,亦是中华文明艺术的宝库,在全国人民心中地位至高无上。若日本公开抢掠故宫,势必遭到全国人民一直反对,增加中国人抗日决心。

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国际压力,令日本进一步受孤立。日本当时扶植晚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若日本人动他的“老家”,他必会强力反对,令东北局势难以控制。因此对日本而言,掠夺故宫风险太高。

1937年8月,日军占领北平。(网络图片)

第二点原因是价值不高。1933年山海关沦陷时,国民政府担心故宫文物遭洗劫,已经分批运走珍贵文物,送至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存放。因此到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时,故宫内已无多少有高价值的文物了。

第三点是日本人的梦想。二战期间,日本妄图占据整个亚洲的陆地,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亚洲大帝国的首都就定在北京。因此,他们是准备让天皇迁居故宫的,更不可能抢掠故宫。

日战期间,经过众多社会名流的努力,日本人并未接管故宫的管理权。(视觉中国/资料图片)

第四点是中国名流的努力。当时北平的社会名流、学者如朱启钤、叶公绰等人都在极力阻止日本人接管故宫,甚至有部分已经投降日本的汉奸也出过一份力。因此日军占领期间,故宫的管理权仍在中国人手中。

但尽管有多重因素阻挠日本人大肆掠夺故宫,但在战争后期,日本严重缺乏铜铁资源,一些汉奸为了向日本贡献“铜铁”,将故宫100多个铜缸和铜灯罩等铜器抢走了,造成一笔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