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休学5年全心事业 哈佛港男:读U唔系为张Cert…

撰文: 曾凯茵
出版:更新:

若你有幸获美国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取录,你会有什么打算呢?努力读书?未毕业已筹谋在当地发展?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Christopher Schrader当年有幸获哈佛取录(当时全港只得四人获此资格),然而在课程还剩下一半时,他却选择休学,一休便休了五年。
现为活动配对平台Surkus香港区总经理的他,认同大学是有它的重要性,甚至也不建议年轻人轻易便退学、辍学,但他为事业而选择休学,也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说到底,大学好、事业也好,他做的每个决定都是按一个宗旨而行:人生只有一次。

从Chris一身Business Casual却配拖鞋来看,就知这位只得二十多岁的Startup香港区总经理几咁“有性格”。(朱润富摄)

人生之苦 苦在要二选其一

难得可获哈佛大学取录,正常地说,应该怎都要读到毕业吧!但Chris当年决定休学,原因就是要专心发展由他创办,发展日益蓬勃的NGO“24 Hour Race”。为一个NGO而(暂时)放下在哈佛毕业的机会,旁人或会觉得不值,但他却不是这样认为。

24 Hour Race,是Chris为纪念他友人在他14岁那年离世而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在创办24 Hour Race前,他只是逐家逐户地敲门筹款,并按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及慈善组织,以探险方式进行筹款(例如,他曾试过步行环绕英国、徒步穿越戈壁沙漠、踏单车环绕加拿大等)。如此“有型”的经历实是不少人的梦想,而一路上,也有不少年轻人请教他该怎样办才能做到同样的事情,使他的内心逐渐浮现一个念头:创办一个任何人身处本地都可做到的探险。

2010年,致力于打击人口贩卖及奴隶制度的24 Hour Race就此诞生,学生可自行组队参赛并筹款。这NGO营运了多年,发展规模远超过Chris起初所想,“初时没人想过会成功,毕竟香港的学生就连老师父母都无法叫得动”。在创办NGO那年,Chris还在本地中学就读,尚可一边上学一边营运NGO,但后来到了哈佛一年半后,NGO的工作却愈发壮大,“只是那时机构的架构、组织均未成形,就连数十万港元的捐款都只寄到我的个人银行户口”。由于24 Hour Race逐渐占据了Chris的心神、时间,使得他是时候作出一个决定。

Chris筹办NGO与行善经历(按图了解):

24 Hour Race鼓励学生自行组团参加,8人一队,一共跑24小时。身为香港人的Chris以香港为起点,但机构到今时今日,已于韩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都有筹办活动。(24 Hour Race截图)

港父母来信批评

假如香港父母知悉子女在哈佛(又或者任何一所大学)读到一半便休息,反应多不外乎:

1. 疑惑的:“吓?为甚么?”
2. 出于好意劝说:“还剩下一半,完成它吧。”
3. 生气而激烈的“你都黐线。浪费!”

面对以上由记者覆述的批评,Chris气定神闲反问一句:

这些家长有在营运一间在全球有业务的机构吗?(Are they running a global business outside Asia?)

哇,这么嚣张?难度他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吗?Chris幽默地反驳:“我在乎——如果不在乎,我就是反社会了。”下一句又认真道,“然而,离开哈佛与否,关乎自我认识,他人的意见是无法提供值得学习之处。”

其实,Chris以往曾接受过本地英文媒体的访问,该媒体以“哈佛辍学生”来介绍他,结果在访问出街后,他便收到有香港父母传来的愤怒电邮(angry email)指责。“如果那是我儿子,他才不会这样做!……你的学位好应属于我的儿子才是!”为甚么那些父母的反应会这么强烈呢?Chris猜想:“大概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那(获哈佛取录)代表了香港的骄傲及机会吧。”当年包括Chris在内,全港只有四个学生获取录,“偏偏有个读到一半不读,他们肯定大叫搞边科(What the Hell)?”

对比之下,Chris的父母却表现得十分支持,“说实话,他们未必赞同我的决定,但永远都支持我。”毫无疑问,Chris自知幸运并为此感恩。(朱润富摄)

Chris解释,很多哈佛学生都会因种种原因在中途休学,而学校也文化上、行政上都非常鼓励,所以这很正常,因此香港父母无需心烦意乱。“我也没什么不同,只不过休学休得比别人长些,已经5年了。”

然而,说来说去都是围绕着哈佛的校风及情况,记者不免追问Chris,如果他读本地大学,还会发生相同的事情吗?他毫不犹豫地答:“会,香港的大学竞争同样超级激烈,不是吗?只有约20%学生入到大学,所以父母应都会抱持着替子女感不甘的心态。说到底,他们还是嫉妒和自尊心在作祟罢了。”

Chris年仅26岁就做到地区经理,又入得哈佛,未成年甚至就创立全球型NGO,绝对称得上青年才俊。图为Chris在哈佛校园。(受访者提供)

性格特行独立 与众不同人生路

然而,他小时候并非好学生。“走堂、成绩差。老师、父母都十分头痛,对朋友也很差。”他指自己当时对人生竟无头绪,甚至认为自己将来都只是一个废物。看到今天的Chris,实在难以想像他以前的模样吧?

幸好,特行独立的性格令Chris勇于作出改变。“13、4岁时,我觉得人生总要做与众不同的事,便去申请英国的一所军事学校。”成绩差得要命,又没推荐信,正常来说,这样的申请表给学校看都不会看,但该校校长途经香港时,还是给了Chris一次面试机会,还对他说:“虽然表面上看你一无是处,但我觉得你身上有值得挖掘的东西。”

忽发奇想申请大学 
对于Chris来说,发奋读书入名牌大学这回事“从来不是一个目标,很自然就发生了”。事实上,申请入学的过程也有趣到像是只会电影中发生。中学毕业后的一年Gap Year,他当时在蒙古阿尔泰山区中与游牧民族生活三个月,坐火车时就突然决定尝试申请入读哈佛。
有天,他收到大学电话,但信号不太好,只好顶着严寒往山上走。对方因为联络了几个月却缺乏回应而生气,Chris便说:“我在蒙古山区呢!”令对方非常困扰于面试要如何进行,幸好最后成功获得取录。

比起怎样入哈佛,Chris更想分享入名牌大学后如何调节心态,“学生未入之前都是小池大鱼,但身处其中时就变了大池小鱼,如果你经常与他人比较,就会非常不快乐。”而Chris的选择则是“不在意”。(朱润富摄)

人生只有一次

Chris在哈佛读到中途休学,跳出来创业,现在又加入了一间startup当香港区的总经理,如此生活看似自在,而的而且确,他也很享受。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却绝不建议别人轻言退学、休学,最少,不能毫无目的这样做。

他反批评美国过于美化退学“神话”:“人们常说看看朱克伯格,你也要退学才对!但那时Facebook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他本身已擅长做这件事又有后备计划,退学不成问题。”(朱润富摄)

既然如此,记者难免问到得到大学学位在香港,以至全世界的重要性,Chris听到后马上开玩笑抱怨道:“噢,这个答案会让我惹上麻烦。”引得众人大笑起来。下一刻,他认真表示:“学位是非常重要。”但这个“重要”,不是出于一个文凭、一个学历的重要,而是因为这段时光的特殊性,“大学是很多年轻人尝试独立的第一次机会,尤其是很多香港孩子长久以来都在父母的大拇指之下生活,大学是代表第一次获得自由。”

他强调:“这么美好的机会在青春中只有一次,以后不会再有了。”读U时人人都在抱怨考试有多困难,但与工作后的水电煤相比却实是不值一提。Chris补充:“我认为人们绝对应该读大学,真正注意的,只是要读甚么才对罢了!”

立即下载《香港01》,紧贴公务员职位空缺、劳工处笋工推介,了解CV、面试致胜技巧!
下载网址:
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