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两周破17骗案涉$220万拘16人 屯门退休妇堕刷单骗局失$56万
一名62岁退休女子7月误堕WhatsApp“刷单”骗局,损失56万元,在屯门区报警求助。屯门警区表示,发现区内骗案在今年上半年有上升趋势,当中以电话骗案、尤其是假客服骗案升幅最大。探员遂分析短期内接报的骗案及银行文件,锁定多名疑犯身份,在8月19至31日采取拘捕行动,在全港多处突击搜查多个目标单位,拘捕16名傀儡户口持有人,涉及7至8月合共17宗于屯门区发生的骗案,损失总金额近220万元。
17宗案件当中,损失最大的一宗为网上求职骗案。已退休的62岁女事主,在7月接获骗徒的WhatsApp短讯,声称有刷单工作介绍。事主按骗徒指示,将约56万元存入对方提供的傀儡户口。惟事主其后未能取回款项,惊觉受骗,于7月11日在屯门区报案。
其余侦破的骗案包括假冒客服、网上购物及投资骗案等,当中以假冒客服骗案占最多,达7宗。17宗骗案件牵涉总金额超过217.8万元。
屯门警区刑事总督察刘丽君表示,警方在一连13日(8月19至31日)的行动中,以涉嫌“以欺诈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拘捕11男5女(18至62岁),他们全部均是傀儡户口持有人,分别报称任职司机、地盘工人、厨师、仓务员及无业等。全部被捕人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9月下旬向警方报到。
刘指出,被捕人当中大部分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有部分人为数千元报酬,出售户口予犯罪集团。行动中,警方亦检获手机、银行提款卡及相关月结单等证物。
根据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25条,洗黑钱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囚14年及罚款500万元。屯门警区刑事署理总督察陈学麟指出,在今年上半年,警方就洗黑钱相关罪行共拘捕5,693人,当中逾4,465人(78%)为傀儡户口持有人。
洗黑钱案15傀儡户口持有人加刑 警预告续申请冀增阻吓力
自去年10月起,警方与律政司就傀儡户口持有人相关案件,在检控时会考虑以《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27条申请加刑,至今已有15名傀儡户口持有人,被加刑3至12个月(12.5%至55.3%)不等。陈学麟表示,警方会继续就所有在区域法院及高等法院审讯的相关洗黑钱案,向法庭申请加刑,冀提升阻吓力。
首半年录近2万骗案 独电话骗案增 99.7%升幅来自假冒客服案
今次警方行动侦破的17宗骗案当中,以假冒客服骗案占最多。屯门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队督察苏启鸿表示,警方在今年上半年录得近2万宗欺诈案,同比升幅6.2%。虽然大部分种类的骗案均有减少,唯独电话骗案却大增逾2,700宗(145.5%);今年新出现的假冒客服骗案,更构成了电话骗案升幅的99.7%(2,716宗)。
苏启鸿指出,在假冒客服骗案当中,骗徒会透过短讯或致电联络受害人,假扮电讯商、保险公司、银行或淘宝等机构的职员,讹称受害人已购买会收取高额费用的收费服务。若受害人取消服务,“假客服”便会转驳电话予另一名假冒银行职员的骗徒,诱骗受害人交出网上理财用户名称、密码及验证码,以盗取其帐户内的资金,或诱使受害人转帐款项至指定户口。
警方呼吁市民多留意警方的防骗宣传,尤其是关于新类型骗案手法的资讯,亦应提醒身边人提防受骗。市民如有怀疑,可致电警方防骗易热线18222查询,或使用警方的“防骗视伏器”和“防骗视伏APP”,评估有关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