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呼机|昔日潮物变古董 “BB”声成绝响 收藏家:反思科技谜思
“265-640-581-616”,这不是银行户口,亦不是电话号码,而是80年代流行的“数字传呼机”密码。香港怀旧古物收藏家李守政接受《香港01》专访表示,当年曾拥有一部会播放音乐的“数字机”,简单的娱乐已令人陶醉,直至90年代,“中文传呼机”面世在全港普及,“陀住部call机会有虚荣感,仲要夹喺腰间露出嚟至得”。
Call机不敌科技进步,取而代之的是智能电话,当年call机响起的“BB声”,亦变成今日WhatsApp的“叮叮”声。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李守政细味当年老香港的情怀,“以前收咗工公司唔会揾你,call机响多数系朋友叫你去玩,依家已经mute(静音)咗部电话”,新时代人人依赖手机,李守政希望大家思考“谜思”,反思一下单靠信息中的“哈哈”符号,是否能真正了解对方感受?
传呼机系列二之一
延伸阅读:
70年代“长炮”没有屏幕只会响闹
传呼机在70年代开始在本港流行,最早期的call机设计简单,其中由MOTOROLA生产的一款长条形盒子“长炮”,机身由铁皮和塑胶组成,没有屏幕,收到讯号后会“BB”响,所以又被称为“BB”机。
80年代“数字传呼机”需解码
至80年代初,本港主流的“星光行”及“和记”等各自推出“数字传呼机”,机身呈长方形,机顶设有屏幕,电台会将信息化为一组“数字密码”,机主需凭“密码卡”对照信息内容。
“密码卡”主要是显示姓氏、名字、英文名、约会位置、简单讯息、及生活应用说话等,例如机主收到“265-640-581-616”,意即“Mary-唔得闲-文化中心-约会取消”,又或“004-300-514-629”意思是“陈-先生-夜总会-不见不散”。
“数字传呼机”密码卡对照
90年代“中文传呼机”不可或缺
踏入90年代,有“传呼机大王”之称的冠军科技创办人简文乐研发“中文传呼机”,令call机更加普及,各大电商讯为抢客出尽法宝,分别聘请“四大天王”代言,和记更推出“霹雳火”call机,赞助成龙的同名电影;call机的功能亦扩大,可提供财经、新闻、天气等信息,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电讯工具。
“陀call机有虚荣感,要夹喺腰间露出嚟”
李守政收藏超过20部不同年代的call机,他忆述在70年代,call机是当年的“潮物”,“陀住部call机会有虚荣感,仲要夹喺腰间露出嚟至得。”他的人生首部call机是“星光行”数字传呼机,机身有按钮可以播放音乐,算是娱乐一种。
以前收咗工,公司都唔会揾你,call机响多数系朋友叫你去玩,所以唔会觉得BB声好烦,但依家叮到我头都晕埋,已经mute咗部电话。
时移世易,call机的“BB”声几乎绝响,取而代之是手机WhatsApp的“叮叮”声。李守政指以前收工后,call机响多数是朋友叫去玩,所以不会觉得BB声好烦,跟现在手机通讯程式“叮叮”不同。
现今社会“乜都要快” 靠文字沟通欠感情
科技进步连“潮物”都被淘汰,李守政回望call机风光年代,社会生活节奏慢,即使“BB”声起,都毋须急于“覆机”,但现时“乜都要快”,即时通迅软件看似拉近人与人关系,但无形中却筑起一道隔膜,“文字符号冷冰冰,你打哈哈笑又无乜感情,一个符号几个字系表达唔晒情感,倒不如直接接触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