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屯门新铁路 X 明日大屿 政府另有“台底议程”?
今年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人工岛填海计划,其中交通基建配套部分,建议由屯门南部建铁路接驳至小榄一带,再过海连接欣澳、交椅洲,直达港岛西部。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日前就在Facebook指出,这建议和他4、5年起提出的过海铁路走线“有九成似”,欢迎政府接纳相关建议。
屯门对外交通早已为人诟病,居民多年来一直希望有新的铁路连接市区,所以十多年前起,早有意见指应在西铁以外再建一条穿越青山公路沿海段出荃湾的铁路,即坊间称的屯荃铁路。但由于建议一直卡死在深井段的技术难关,多年来都没有进展。如今政府决定避过深井,可算是节衷方案,相信有助减低建铁路的困难。
不过,将屯门新铁路和明日大屿相题并论,政府可能另有盘算,因政府将屯门新铁路纳入整个明日大屿计划一并推动,是否有意将新铁路和争议项目“捆绑销售”,争取市民特别是新界西居民支持,那就交由各位市民自行判断。
西铁“大兜路” 沿海路段被忽略 屯荃铁路早有呼声
“大西北”交通难题,早已人所共知,多年来屯门公路平日上班繁忙时间例牌塞爆,西铁载客量亦饱和。所以西铁通车后,社会持续有声音要求再兴建新铁路,由屯门区接驳荃湾,亦即是坊间说的屯荃铁路,其中乡议局已故前主席、长年担任屯门区议会主席的刘皇发,就是代表人物。
其实在九十年代中期讨论新界西铁路走线时,政府曾研究不同走线,包括是否兴建深井沿海一段。但由于该处地势复杂,需要穿越山路,尤其深井路段高低不平,要在沿线建铁路或涉及大规模的削坡工程,复杂之余造价亦相当高,最终政府只选择途经元朗和天水围,最后进入屯门的走线,即今日的西铁。
直至2008年至2009年,屯门区议会与荃湾区议会先后多次向政府提出屯荃铁路的相关建议,皆未获采纳。后来两区会再进一步,聘请顾问公司研究屯门至荃湾沿海铁路,途经包括深井等地。最终,政府在2012年检讨《铁路发展策略2000》,重新审视各条跨区铁路走线,包括将屯荃铁路再次纳入研究范围。
被指不符成本效益 计划又搁置
然而,深井沿海段的老问题始终解决不到。2014年9月,政府发表《铁路发展策略2014》,表示屯门至荃湾沿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西两端,其余人口则散布于沿海各处,大部分居民如要往来屯门和荃湾,使用屯荃铁路比使用西铁线只能节省1分钟乘车时间,而且需要在荃湾转乘其他铁路线才可继续旅程。
政府认为,屯门公路改善工程、西铁由七卡变八卡,已能纾缓部分交通挤塞状况,而沿海建铁路的技术困难、对景观影响等问题仍然很大,在成本效益存疑之下,最终搁置计划。
其实政府的解释也不能说全错,始终深井发展密度较低,人口只有约三数万,亦没有重要的工商业设施,如果政府大花时间金钱在该地动工建铁路,随时又会惹来“滥建大白象”的批评。况且在现实上,大部分屯门居民如要到市区上班,都不会止于荃湾,而需要继续转车,那结果一样是塞爆西铁线和荃湾线。
田北辰提节衷方案 避过最难部分
不过大西北对外交通饱和、人口持续上升,始终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根据立法会《数据透视》,2016年早上繁忙时段西铁线载客率达99%,荃湾线更达103%,可见现有交通已快将追不上需求。
规划署今年发表的《人口分布推算2018-2026》更指出,到2026年元朗区人口将达700,400人,在十八区中仅排在观塘和沙田区之后;屯门区亦会有571,000人。两区加起来超过127万人口。加上政府近年打算进一步发展新界,人口料将继续增加,建新铁路疏导人流确有现实需要。
于是,政界和民间近年都著手探讨其他由屯门接驳出市区的替代方案。其中田北辰就大力倡议将屯荃铁路,改良成“屯九铁路”连接出美孚、南昌,或是通往港岛,分流由屯门前往港九市区的乘客,提升铁路效益。其中他2014年提出的过海铁路方案,就是由屯门码头接驳至屯门市中心、小榄、欣澳、交椅洲人工岛及香港岛西,和政府今次提出的方案极似。
田北辰接受《香港01》记者查询时进一步解释,青山公路沿海段中,扫管笏段技术问题相对不大,如果要连同深井段一并处理,涉及造价至少600亿甚至更多。所以他和政府的方案,建议在小榄过海接驳到大屿山欣澳,可以避过技术困难最大的部分。他认为在新建议下,深井一带居民乘车前往小榄车站,车程只是10分钟左右,问题已大幅改善,屯门南连同深井沿海有40万人口,都有望受惠新铁路。
政策分析──明日大屿系列:
屯门人举脚赞成 “顺手”支持明日大屿?
所以,施政报告提出在屯门建铁路接驳大屿山、交椅洲、港岛西部,可以说是屯荃铁路触礁后的“让步”版,否则按照原本走线,要在深井进行大规模工程,莫说政府未必愿意,民间对于斥资近千亿处理一个区域性的交通问题,随时有极大反对声音。改成现时的走线,起码减低整体造价,相信不少屯门人也乐见有新铁路接驳市区。
当然,将屯门铁路放在明日大屿的交通配套内,其实也可理解成政府的隐藏议程(hidden agenda)之一。坊间一直有说法指出,将屯门对外交通连接落户交椅洲,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引导讨论,将屯门居民的利益和明日大屿计划扣连在一起,让更多人支持人工岛计划。
乍听之下这似乎有点“阴谋论”。但想深一层,站在政府角度,明日大屿一提出即成公众炮轰对象,要争取民意支持计划,拉拢到一派得一派,也很合符官僚推销政策的常理吧?只是,如果政府的规划思维不改变,继续将经济活动集中在维港两岸的小部分区域,不思考如何重新作城市规划布局、把就业机会搬到较接近新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那么香港要继续日复日地每天进行上班、下班两次“人口大迁徙”,香港到底要起多几多条铁路,才能解决挤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