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忧增交通探测器侵犯私隐 黄继儿:公众地方私隐程度较低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运输署建议在本港主要干线及道路增加520组交通探测器,新探测器可以侦察车流量、车速及识别车牌号码等数据,有意见认为可能会侵犯驾驶者私隐。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黄继儿表示,私隐条例可因公众利益而有所豁免,认为在公众地方的私隐程度较低,难以和“家中一样”。

运输署建议在港九各处增设交通探测器。(立法会文件)

运输署:移除个人资料后向外发放数据

政府有意在本港道路上加装520组交通探测器,计划安装的地点包括湾仔告士打道、太子道东,以及大埔太和路等,遍布港九新界,预料2020年底完成安装。其中一个系统,会透过车牌自动识别探测器拍摄车牌号码,再与运输署登记系统配对,获取路面车辆类别的流量,方便协调道路管理。运输署表示,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移除个人资料后向外发放,亦会将部分资料发至警方及消防处等持份者,协调处理交通事故。

立法会议员涂谨申指,探测器纪录车牌及行车状况有可能侵犯私隐,认为当局应避免“不必要的收集”。涂续指,如需分析交通状况,只需登记路面车辆数目及种类,毋须记录车牌及司机样貌。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黄继儿在另一场合指,如措施涉及“公众利益”,私隐程度可能“相应减低”,当局亦可考虑申请豁免。黄继儿又表示,公众地方的私隐程度较低,难以期望能与“家中一样”。

交咨会主席郭琳广:理解公众关注 计划细节有待公布

交通交通咨询委员会今日亦有讨论相关事宜,主席郭琳广在会后指,明白市民对私隐的关注,强调相关政策推出前,将经过立法会讨论,包括探测器是否会记录车牌资料、或记录资料后,保留多久会销毁,相关细节仍然有待公布。

私隐专员黄继儿昨回应许智峰七问。(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