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之苦】人类学硕士做收银薪金1万:去咖啡店都觉奢侈
阿安(化名)25岁,书店老板在他面试时问:你硕士毕业做收银?系啊,揾唔到工嘛。人类学硕士毕业,学以致用,他开始在书店进行“田野考察”:做一个考察打工仔心理的打工仔。
每天朝十晚九,两次放break吃饭和同事闲谈,他悄悄收集别人的人生经历、对工作的看法。“会将考察结果,作为写成一本小说的素材吧。”阿安呷一口咖啡。这天是难得的假期。一周工作58小时,其实连在咖啡店消磨时间也觉奢侈。
店长:‘你硕士毕业做收银?’
硕士学历显然和书店收银不匹配。时光倒流到今年8月,那时他毕业后赋闲两个月。求职信寄出40多封,面试了6份学术研究工作不果。身边同学有些当补习,有些继续升学,银行户口银码逐日消减。他看着自动柜员机,一脸苦恼。为了当一年全职人类学硕士生,他那份当过两年copywriter的积蓄,毕业后已经所余无几。然后他找到招聘广告,位于港岛区的连锁书店。
“店长一看履历,脱口而出问:‘你硕士毕业做收银?’书店职员流失率高,他坦白说想找到人打长工,那我也对他坦白,我做到一时便是一时。面试过程其实颇顺利,他会关心我怎样与同事相处,也问人类学是怎样一回事。”一个星期后他收到电话,如愿开工。他成为那间书店学历最高的人。同一层的同事多数大专毕业,年纪与阿安相若,而且容貌端正。可能是考量到港岛区书店的客源。
阿安打算,这份工大概试用期左右就辞职,刚好与田野考察所需时间相若。加上来到新环境,不如实践所学。“每日上班虽然辛苦,但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感觉还可以。下班后一想起前途,就很害怕。”
【逃离香港】港青憧憬自由城市 逾三成人想移民、台湾成亚洲首选
身边有硕士 同事好惊讶
用数字去描绘他目前的生活:每天朝十晚九,用膳时间45分钟,上班四天轮休一日。一周工时起码58小时,月薪一万。他反问:“挺惨吧?”唯一用不上数字的,是书店没有订立营业目标,不用‘跑数’。
书店毕竟是服务性行业,见客又见书。有时还要调派到分店帮忙。但凡在商场的分店,一到周六日就极为忙乱。人手不足,他一个人分身听电话、收银、执书架。刚过去的暑假,见过不少自己弄错日子上门买教科书,却怪责职员的家长;又试过客人自己买错笔,怪书店误导,坚持买笔的书券余额用现金找续。
重复的劳动是新书上架、摆放好畅销书到“猪肉台”、听电话处理订书和查书。一天两次放饭,以及将近下班前,大伙也会收拾心情,聚拢到收银柜位前讲东讲西。他和同层5个同事随便聊天,没有特别的套话技术,语言透露的信息,彼此交换。分别只是阿安会事后记下来。被人问起为什么要打书店工,他没有隐瞒,如实相告:“揾唔到工,做住先”。
他们很惊讶有同事的学历会如此高,都说像阿安这种人,不应该打书店工,也因此觉得,他在书店“骑牛揾马”是可以理解。“同事都觉得书店收银于我,是错位甚至是浪费。但既然都是自力更生,我不认为有甚么值得诟病和自卑之处。”他说。
观看他人又观看自己
有些同事在书店工作六、七年。薪金他不方便问,一问到他们的经历,反而令自己愈听,愈胆战心惊。“本身他们不会太讨厌读书。而是金融海啸后的失业潮,使他们暂时栖身书店。眨眼就做到今天。有人本来做设计,就算想重操故业,photoshop都改版几代,回不去了。”
他也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被逼栖身于此。会不会走不掉?他直认有点怯。“读完人类学,我行业选择好像变得更窄”。他问过自己,试用期之后,当田野考察这个理由再站不住脚,还可以去哪里?卖波鞋?卖衫?他想在大学研究、艺术行政发展,入职之后,也一直抽时间去面试,却未有回音。
田野考察于他,倒像是调剂生活的苦口良药。以人物为主轴,记下每天同事的打扮,转了甚么发型或鞋;甚么时候生病、语录、透露过的家庭背景。一件微小之极的事情例如某个同事的小动作,口头蝉,甚至显露的一抹笑容,也都记下。这班曾与他共事的人,包括谈吐和打扮都写进他的小说里。教他最深刻的,是大家对于工作和生命有不同的看法。他最不能忍受的,是书店的长工时,但许多同事看来,却不是压力来源。